“而且安南李大亮也不止一次奏請朝廷,說這個和蠻諸部,經常襲擾滇交商道,現在這個時候,你跟我們說秦瑯討伐蠻子討錯了?”
“依你之見,你想怎么樣?罷了平蠻的秦瑯,撤回前線平亂的軍隊,然后呢?是不是最后要朝廷讓和蠻自立,讓他們也跟句町蠻一樣建國稱王?還是說干脆把交州也送給他們當賠禮?”
長孫無忌雖不是武將,可本身將門出身,關隴貴族向來強勢,更何況他也是隨著天可汗南征北戰過的。
侯君集一心想借機攻擊秦瑯,卻不料他選的這個理由在政事堂上立不住腳。
和蠻確實無足輕重,可正因此,朝廷才不會管和蠻死活,他們只看到了秦瑯在嶺南搞出來的局勢,看到了秦瑯給出的未來美妙前景。
大唐這些年越來越重視海上貿易,而交州港如今可是東南數一數二的頂級外貿海港,更不用說交州有嶺南最大的一塊三角洲平原,那是嶺南的糧倉啊。
所以任何威脅到交州的蠻夷,都是有罪的。
另一方面,朝廷正試圖改變以往從蜀地和黔中進入云南的慣例,那邊道路難走,而且蜀南和黔南的蠻夷也太多,朝廷到現在也確實還沒怎么控制住局面,想對更南面的云南之地管理,也是鞭長莫及。
現在朝廷對嶺南控制力大大增加,于是在秦瑯的主張下,朝廷換了思路來開發云南,一面派親王、功臣大將分封鎮守云南要害之處,另一方面,從交州沿紅河打通一條直抵昆明或洱海的要道。
甚至等聯通云南后,到時還要繼續延伸到黔中、巴蜀之地,甚至直通長安。
這是一條政治、軍事和經濟三管齊下,皆能得益的戰略大計。
和蠻部擋在路上,還不老實,那自然要被鏟除。別說他們沒有造反,就是他們臣服了,朝廷都還要想辦法弄一弄呢。
這件事上,政事堂的宰相們哪個不清楚,畢竟這種大戰略計劃,那是國家級的,早就君臣反復商議過多次,基本上是達成了一致態度的。
侯君集先前罷相外出,恰是沒有參與到這個戰略決策的商議制訂中來,現在他以此攻擊秦瑯,諸位宰相沒有人會支持他,因為這意味著與先前定下的大戰略背道而馳。
秦瑯所作所為,正是在執行那條戰略而已,因此秦瑯是不會有錯的,除非他控制不了局面,導致最后不但局勢糜爛,甚至有可能危及到交州安全的時候,朝廷才有可能說換帥。
但現在局面控制的很好啊。
句町蠻已經差不多被連根拔起,左右溪蠻更是徹底服帖了,如今和蠻也被卷入了戰爭中來,這正是讓大唐師出有名啊。
到了長孫無忌等宰相們這個級別,他們看待事物的眼光格局已經更長遠了,不會有人卻死摳著什么多少蠻子反了,殺了多少人,搶了多少錢糧這些表面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