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嶺南遍地烽煙,打的乒乓響,朝堂上對此事卻好像無動于衷呢,其實倒也不全是朝堂上瞧不起嶺南那邊,而是宰相們有意在壓制這事。
刻意低調。
目的還是想給秦瑯創造點更好的輸出環境,讓他能夠放手去干,若這事情傳的太熱鬧,到時不免會給秦瑯些拖累。
偏偏侯君集就看不懂,非要借機找秦瑯的麻煩。
其實政事堂中諸相公們,也不全都跟秦瑯關系好,若是平時,肯定有人樂得看到侯君集撕咬秦瑯,說不得有機會還會落井下石什么的,可在現在這個問題上,大家不可能還跟著侯君集,因為皇帝不會允許。
右仆射高士廉倒是個老好人,不愿意看到宰相們紅臉難堪,于是便道,“和蠻本烏蠻別種,是其三十七蠻部之一,只是和蠻早就跟東爨反目成仇,雙方經常相互往來攻打劫掠,這次和蠻膽敢收留句町蠻一起作亂,我看朝廷可以傳令東爨,讓他們出兵,從和蠻背后出擊,配合秦瑯夾擊和蠻!”
云南爨氏漢代時進入南中地區,也就是云貴高原,在兩晉時,借著中原動蕩之機,爨氏雄據高原,獨霸一方。
北周隋朝開啟統一,兵馬南下,云南爨氏也不得不臣服,只是后來爨氏并不甘心,于是叛服不常,隋朝幾次派大軍征討,爨氏數次大敗,最后族長和繼承人都被擒入長安。
爨氏則因首領之位內訌相爭,由此各支自立,云貴高原上形成了爨氏各支并立,形成東西兩爨氏聯盟的局面,中原隋朝則恩威并濟,挑拔離間,兩爨皆臣服于隋,想借隋朝力量對付另一邊,這種局面一直延續到唐開國。
唐開國后,李淵把隋朝時兵敗后被擒入長安的爨氏首領之子,由奴隸身份恢復自由,賜封官爵,讓他撫父親靈位回鄉。
不過時隔多年,這位爨氏少主回云南后,爨氏分裂的局面并沒緩解,反而更加的復雜了,爭斗更加激烈,而重返南中的爨弘達最后也只成了西爨之主,但是西爨的諸州刺史,也就是西支的那些爨氏子弟,也并不完全聽令于他。
東爨各支就更不用了。
本來爨氏在云南算是建立起了第一個真正的政權,但是在爨弘達父子兵敗被擒入長安后,爨氏就進入了諸爨割據,東西對立的局面了。
甚至原本被爨氏統治的諸蠻,也都紛紛自立,原本東爨控制著三十七蠻部,現在也紛紛自立。
南中地區被改稱為云南道之后,原爨氏部份地區,被劃入了劍南、黔中、安南、廣西四道,許多原被爨氏統領的蠻部,也被唐朝授封為羈縻刺史、都督等職,爨氏大不如前,但畢竟曾是南中霸主。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召爨氏出兵助戰,若聽話,這是驅虎吞狼,若是不聽話,到時就又有把柄捏在手上,待時機成熟,就可以拿來宰爨氏了。
一石二鳥,姜還是老的辣,高士廉的提議得到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