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三廣根本不需要出動朝廷一兵一卒,只需要借款、賣軍備,再打出旗鼓號令就行,各大家族以商隊名義出人出船,組成聯合傭軍送范琳回去。
這可是難得搶錢搶地盤的事,先打仗再做買賣。
本來秦瑯認為,這事應當是朝廷來做,所以朝廷也能獨占其利,可現在李世民說要準備在北方開打了,不但不能給嶺南補充之前損失的兵力,還要抽調兵馬北上,甚至要把水師調走,這樣一來,林邑那邊官方無法直接出兵,就只能以聯合傭兵的形式上了。
“我已經派人回武安州那邊動員了,最少能動員五千人。”
李大亮笑道,“人肯定是不缺的,最主要的還是船。”
“船就更不缺了,如今在這南海上跑的船還少嗎?只要利益足夠,誰不想參與分杯羹呢?”
種地、經商,其實都不如搶劫來的快,這樣的機會可不是一直都有的。
“三郎有沒有考慮過,現在諸蠻還不太安穩,若是我們大舉南下林邑,就怕后院起火啊。”李大亮提醒。
“這個我也有想過,圣人不是要我們抽調兩萬人馬北上備戰嗎?我看這兩萬人正好抽調那些俚帥漢酋們的精銳,來一招釜底抽薪。”
“擬個名單,馮盎領馮氏兵馬三千,寧暄征寧氏水手三千,陳氏征山地步兵兩千,冼氏征海南俚兵兩千,談殿征溪垌僚兵兩千······”
秦瑯直接就點了嶺南的幾個勢力雄厚的酋帥,每家分攤個三兩千到千五百的兵。
“每個正兵再配三個民夫輔助后勤輜重,這些民夫,便從其它各溪垌蠻酋長,各漢人豪族里征,按各家勢力大小,征三五百到百八十不等。”
這一招釜底抽薪,直接要把這些地方豪強酋族們抽空,兩萬北上兵馬,配上六萬青壯民夫,一下子抽走八萬,那么誰還有能力做亂?
“會不會引起這些人反彈?”
“我們可以在其它方面補償一下這些人,比如說點選北上的正兵,可免其一年課役,并給予錢糧補貼,而那些北上的民夫,也免其課役,并給適量的補貼,總之,好處也是得給他們的。”
現在嶺南這邊的官府手里有錢,因此這一塊秦瑯是很有底氣的,他現在是要調這些人離開,又不是要搞死這些人,所以給些錢無所謂。
只要嶺南這些較有勢力的豪族和溪垌蠻的精銳少了許多,他們做亂的底氣也就沒了,更別說還能趁這機會,把剛回到嶺南的馮盎啊陳龍樹啊寧暄啊談殿啊冼寶徹啊這些實力派,全都又給支走。
沒有當家的,下面的小輩也反不起來,而且還得考慮一下自家當家的都到中原去了,你這邊嶺南敢亂,這當家的還有命?
“不過雖然如此,但我認為我們嶺南現在兵力還是有些不足,我打算立即再增置軍府,擴編鎮戍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