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三廣五府,廣州大都督府、邕州都督府、桂州都督府、容州都督府、安南都護府,現在已經又新增了數個都督府,武安州都督府、句町都督府、牂牁都督府、通海都督府,現在實際上是三廣九都督府。
“每都督府下最起碼要編設一軍。”
廣州大都督府設鎮海軍,
交流好書,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鎮南大都督府設靜海軍,
邕州都督府設建武軍,
桂州都督府設靜江軍,
容州都督府設寧遠軍。
句町都督府設安德軍,牂牁都督府設鎮寧軍,通海都督府設通海軍,武安都督府設武安軍。
另鎮南關有天子特旨賜建鎮南軍,高平堡有天子特旨賜建軍。
九都督府共設十一軍,每軍三千鎮戍軍,軍額三萬三。
九都督府,每府再編練土團九千,共計八萬一千。
“我們嶺南不能指望中原的府兵過來輪流戍邊,一來太遠,二來中原人不太適應南方水土氣候,如果千里迢迢跑來輪戍個一年半載的,太不劃算。我們得用南人守南疆,因此我提議,就從嶺南三廣九都督府各州點選青壯精銳,直接設立一千人的中折沖府三十個,部署于各地緊要之處。”
折沖府跟都督府的鎮戍軍是兩個體系,折沖府是府兵,是儲兵備戰之所,戰時為兵,閑時為農,是寓農于兵的體系。
而都督府的各軍、守捉、鎮、戍,是屬于征召起來的駐防鎮戍常備兵,雖然這些兵也有時會屯田耕種,但他們主要的任務就是駐防于各個軍堡、要塞、烽墩等中守備、巡邏。鎮戍兵主要是來自征召輪番的府兵,也有些是來自于州縣鄉勇團練等。
都督府直接統領州鎮兵,但并不有直接統領府兵,因為府兵歸十二衛統領,且只聽從兵部調令,都督、刺史都是無權調動的,調動府兵十人以上,必須得有兵部印信調令。
但征召上番入鎮戍的府兵,卻就直屬于都督府。
秦瑯打算在嶺南直接編設三十個折沖軍府,也是為了便于這些兵到各都督府下的鎮戍當番鎮守,避免千里迢迢的輪番上值,二來,府兵平時輪番當值,只部份抽調上番,多數在府務農耕種或是定期輪訓,但只是軍府是在嶺南,那么一旦嶺南有事的時候,這些府兵也還是能夠迅速動員征召起來的,比起軍府遠在中原的關隴山東等地,有事再征召南下,可就快太多,起碼相差一兩個月的時間。
要想控制住嶺南廣闊的地區,首先軍事上的威壓是必不可少的,否則你這次可以把那些豪強們調走北上,但不可能一直扔在北邊,總要回來的時候。
不管你給這些人的私兵安上團結兵或是鄉勇的名頭,終究仍然是一支武裝力量,依然是會隨時威脅到大唐對嶺南的控制的,所以歸根到底,還是得朝廷在嶺南有實實在在,且就在嶺南的強大軍事力量才行,光靠大唐在中原的軍事力量,終究是鞭長莫及的。
先前朝廷在嶺南已經開始設置軍府,增設鎮戍兵,但步子還是太小了點,一來是錢糧兵員的問題,二來也是考慮到嶺南地方勢力的感受,徐徐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