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秦瑯來說,這種推恩分封,其實就是割自己的肉,但他認為這種推因再封有助于秦家真正在武安州掌控局面,適當的分享利益其實是有好處的。
要讓大家跟著秦家一條心,就首先得讓大家成為利益相連的一群人,否則大家憑什么要聽你的,替你賣命呢?
只有打造一個武安州分封體系,才能實現秦家在這片土地上的掌控。
皇帝分封秦瑯到武安州為都督,秦瑯再分封自己的分子們為諸縣縣令,然后又分封一大堆的騎士們,各處建立采邑屯莊,層級分明。
大家都是股東,干活當然更有勁。
皇帝其實也是大股東,但秦瑯既是大股東也是高管,武安州的經營還是秦家來經營的。
不管這些騎士們是最早陪秦瑯南下的長安勛戚豪門家的庶子,還是軍功新貴們的旁支子弟,又或是草根寒門出身,但經過這幾年的奮斗,大家都在秦家這面旗幟的帶領下,過的還不錯。
連許多原來占山為王,稱霸一方的那些俚僚蠻,或南人豪強們,現在基本上也都已經臣服在秦家旗下了。
說到底,還是秦家一直在分享著利益,過去蠻子們其實日子過的很一般,尤其是山里和島上的蠻子,那叫一個苦,連三餐都不一定混的飽。而如今在秦家的帶領下,各部蠻子生活水平都提升了許多,尤其是原來各部各寨的那些首領頭領們,他們是最先富起來的一批人。
開礦山,跑商隊,開工坊,反正他們出人出地等,這第一桶金賺了又賺第二桶金,充分享受著踏上秦家船的好處。
所以現在有些蠻酋也是死心踏地跟著秦家了,誰要是再說反秦家,他們就第一個不答應,以前的日子有什么好的,各部落為了點獵場,水源都能經常械斗,哪年不要死一堆。
人命如草,就算當個酋長首領,那日子也是極差的,好多部落以前連個灶臺都沒,家具都沒一樣,一頂茅屋,勉強遮風避雨,破爛衣衫一套,勉強遮羞蔽體,什么床啊桌啊椅啊榻啊,那都不存在的。
除了點鹽巴,生活哪還有什么調味品。
現在不同了,酋長們也建起了幾層的木樓,甚至穿起了絲綢,用起了瓷器,喝上了茶葉和酒,連鹽都換成了沒有雜質的雪白的上等鹽了。
更別說,還能買賣奴隸使喚,日子別提多愜意。
何況,如今他們還在太平城里建有別院豪宅呢。
桌案上的茶點很豐富。
天南海北的茶葉啊點心啊,都能出現在桌上。
熱熱鬧鬧的茶話會進行了一個多時辰,直到太陽曬進來,氣溫升高,于是茶會結束。
晚上,
又特意準備了盛大的篝火晚宴。
直接在衛公堡北門外的那片衛公園林里舉辦,燃起篝火,戶外燒烤,再來點歌舞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