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過后,嶺南絲毫沒見半點涼意。
遙遠的北方邊地早就已經見霜,武安州卻還是光著膀子。港口,依然是一片繁忙熱鬧的景象,白帆點點,船只進出不斷。
碧藍的大海,成了最繁華熱鬧的絲綢之路。
數之不盡的商貨往來海上,沿海立港的武安太平港也是日漸興盛。
新航海技術正在不斷的傳播,新的海船也不斷在建造著,更利于跑遠洋大海長途的軟帆船,適合于近岸內河的硬帆船。
船長狹長的三桅甚至是四桅帆船越來越多,他們已經不再完全依靠于季風往返遠航,只要有風,它們就能航行大海之上。
更大的商船,更先進的技術,使的海上絲路一日比一日熱鬧,全年無休。
無數的人都加入了這乘風破浪淘金的大潮之中,嶺南本偏僻蠻地,如今卻因為這海路大興,而開始彎道超車飛速發展。
一條軟帆船徐徐駛入太平港,甲板上一群少年正在好奇的打量著這座有名的大港。
少年們都很年少,大的也就十四五歲,小的更是只有七八歲,這樣的一群少年卻是船上的水手。
正式點說應當是水手學徒,他們還有一個身份,蠻族孤兒。
嶺南以前諸部經常劫掠交戰,死傷流血是常事,而一場大的戰爭,更是能造成無數的戰爭孤兒。
在以前,這些孤兒們也只能祈求有族人親戚的幫助救濟,也有些被可怕的遺棄,或者是被販賣。
在上一次的嶺南蠻亂之中,也產生了上萬計的孤兒。
許多蠻子自顧不暇,也就顧不上那些孤兒。
有一天,秦瑯接到報告,輜重隊遇襲,襲擊他們的居然是一群蠻族少年,確切點說是一群蠻族乞丐孤兒流民,他們都是戰爭導致的孤兒,最后被遺棄,然后成了乞丐,最后為饑餓所迫,變成了年少的強盜。
當然,這樣一群小乞丐強盜就算是一支小輜重隊,也一樣是搶不了的,因為年輕,輜重隊沒痛下殺手,將他們俘虜上報。
秦瑯親自去看了這群小強盜,發現有些孩子還不夠刀長,他們面黃饑瘦,完全就是一群饑餓的孩子。
這跟當年他去河北路過北邙山時,偷吃他給羅士信祭品的存孝沒什么差別,甚至遠比存孝瘦弱的多。
仔細的了解過這些孩子的遭遇后,秦瑯也有些感慨。
戰爭無情,這些孩子們更無情。
后來秦瑯提出一個建議,讓武安州的人認養一些孤兒,武安府每年拿出一筆專門的錢糧來,給每個認養的家庭一筆補助。
實際上就是由武安府來出錢,武安移民們來養。
這個計劃一開始被反對,認為這些蠻族孤兒肯定養不熟,到時還是白眼狼。而秦瑯卻恰有不同的想法,他覺得,這些孤兒放任不管,肯定是殘忍不人道的,這些人多數肯定最后會餓死,還有部份最后就是活下來,然后成了真正的強盜。
這些活下來的強盜,將來也是武安府的不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