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郎你不回長安嗎?這都九月了,朝集使遠的從十月中可就開始入京了,咱們遠在嶺南,不會拖到十一月才動身吧?”
秦瑯卻只是道,“我今年肯定不會入京朝集的。”
“為何?”
“我從去年年后出京,到現在都轉眼九月了,快兩年了,但在廣州呆的時間還沒兩個月,這次圣人催我回廣府衙門,接下來的事情多著呢。”
“可是你立這么大功?”
“打跑幾個蠻子,算什么大功么?”秦瑯不以為然的道,其實這恰是現在長安那邊朝野對于秦瑯在嶺南平蠻這件事情的一個看法。
別管傳說中蠻子有多厲害,什么幾十萬蠻部,轉戰幾千里什么的,在關中長安帝都官民們的眼中,南蠻算個甚啊。
也就曾經飲馬渭河兵臨長安城下的北方草原突厥人,能夠讓他們覺得是個威脅,或者是西北吐谷渾、黨項、西突厥這些啊,覺得兵強馬壯,是個勁敵。
至于南蠻,從來就不曾是什么對手好吧。
就算有人說當年秦始皇三征嶺南,發五十萬大軍征討嶺南,前后數十戰,在嶺南損耗無數錢糧,死傷幾十萬戰士、民夫,可這事也不會有幾個真記的的。
大家只會覺得嶺南那邊的全是一群一烏之眾,衛國公秦瑯平蠻,那就是去欺負人的。
所以打一千打一萬,打十萬百萬,那都不算功績,遠不如他先前一千兵襲取遼東高句麗卑沙城值得一提呢。
皇帝之前也有意征秦瑯回朝,是打算讓他去幫忙干薛延陀的,可秦瑯拒絕了,認為北方有并州李世績在,遼東又有牛見虎在,這些都是猛人,打幾個胡人用不著他。
何況朝中還有那么多猛將呢。
侯君集現在是吏部尚書,尉遲恭是兵部尚書,張亮是御史大夫,高士廉是左仆射,長孫無忌是右仆射,王珪是中書令,魏征是侍中,馬周是中書侍郎,岑文本是翰林院大學士,戴胄是戶部尚書,反正政事堂也沒他位置。
所以倒不如繼續掛著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銜,繼續在嶺南當他的鎮南王好了,還能順便打理打理下秦家的家業,公私兼顧嘛。
馬上冬天了,漠北都下雪了,跑那去吃沙子喝北風受凍有啥好的。
廣州多好啊,冬天都不用貓冬。
要是冷點,還能借巡視之名,去海南度啊交州啊度個假到海邊沙灘曬個太陽吃個海鮮啥的,不比回去湊那熱鬧強?
“剛平完蠻亂,三郎不得回去表表功領領賞?”
“還領什么賞?賞都早已經賞過了,我五個兒子一縣公四縣侯了,還不夠嗎?長女都特旨恩封縣主,賜湯沐地了,還不夠?”
張超沒料到秦瑯居然是這么個反應,“這中間是不是還有什么事情,是我不知道的,要不然,不應當是這個樣的啊。再說,我聽說齊國公這次回京后,一直被陛下留在京中,你就不想回去見見?”
秦瑯拍了拍張超的肩膀,“咱們就是打了幾個蠻子,別總覺得自己好像立了個天大的功勞似的,跑回去顯擺什么?惹人妒忌還是惹人嫌?侯君集那狗日的還天天參我呢,說我故意挑起邊釁,制造戰爭,好發戰爭財,好立功求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