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君集一臉不屑,“我只知道勝利的果實只有自己親手去摘才有,哪有光坐在樹下等掉落的?”
李世民卻道,“房齡和輔機說的倒是有理,想當年楊廣征百萬之兵,發數百萬民夫征遼,大業七年的隋朝是如何的強盛?可以說今天我大唐貞觀,都還達不到大業七年之盛,可楊廣百萬大軍征遼,一通折騰,是天下沸反!”
大隋當時有八百九十萬戶在籍戶,近五千萬在籍人口,這還沒算上沒在籍的,就這樣一個強大的王朝,征遼動員百萬兵,幾百萬民夫,然后崩掉了。
無數的青壯都在為征遼而奔波,導致田地荒蕪,內地空虛,國家和百姓的都被轉運往遼東,路上軍中耗費無數,最后饑荒四起,民饑為賊盜。
隋朝這么強都扛不住,高句麗能扛的住?
長孫無忌也笑著道,“當年戰國之時,六國伐秦,便有人獻上疲秦之策,派出治水大師到秦國,為其獻上鄭國渠之策,讓秦人修鄭國渠,以耗其國力,疲其百姓。高句麗人要修千里長城,我們當然得支持,得讓他們修,大修!”
君臣幾個都是老狐貍,笑的極為陰險。
“給卑沙的牛進達增兵三千,再往長島再增兵兩千,讓牛進達操練士卒,弄出些氣勢來,還有,調右驍衛將軍程名振為營州都督。”
皇帝這無疑是要給高句麗人再增添一些壓力,好讓他們能更有動力修長城。
侯君集不服氣,“可萬一高句麗人真把這長城修起來了,到時想打可就不好打了。”
李世民哈哈一笑。
“所以現在想來,秦瑯先前奪取卑沙城,也并不是瞎折騰。這卑沙城可是處于水陸要沖啊,高句麗人現在要修長城,也是沿遼河一線而修,這卑沙卻恰處于他們要修的這道長城的背后,而且還是處于渤海航線的關鍵處,我們現在占據著卑沙城,還有西面海上的長島,這就如同兩把刀子抵在高句麗人的腰肋上呢,就算他們真的修起了這道千里長城,可我們早就已經在他們這長城上留了兩個小門,你說,我們還用擔心嗎?”
“那若是高句麗人一邊修長城一邊來奪卑沙呢?”
“他們若真有這個膽,盡管來奪便是,朕可不信泉蓋蘇文也有秦瑯那樣的本事,卑沙城在牛進達的手里,朕相信,泉蓋蘇文就是帶十萬人來,都未必拿下。”
【看書領現金】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書還可領現金!
真要率十萬人來奪,大唐也不會坐視不理啊,直接從登州發兵渡海救援便是了,到時來個殲敵于堅城之下,豈不是更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