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太上皇駕崩,長樂要為太上皇守孝一年,實際是九個月,因此原本定在九月重陽的婚期,改到了明年的正月。
“好。”秦瓊終于點頭。
李世民一聲嘆息,做為多年的老伙計,秦瓊心里在想著什么,他其實都能猜的一清二楚,雖然覺得秦瓊沒必要如此避嫌,可當了皇帝,終究不比從前了。
·······
二月,長安滿城素縞。
李世民把國喪辦的極為隆重,以示孝道。
秦瑯趕在月末抵達長安,太上皇的靈柩依然停靈大明宮,停靈二十七天,然后出殯。
李淵還算是較好的,畢竟李世民奪位后為示孝道,早早就開始幫李淵皇陵,大修幾年,主體早已完工,所以只要按規矩停靈二十七天,便可移到獻陵安葬。
而有一些皇帝駕崩之后,因為皇陵沒營建,或是沒建好,就得一直等到建好才下葬。
一些皇帝甚至可能要臨時停放幾個月,幾年甚至是十幾二十年的都有,比如康熙祖母孝莊皇太后死后,便停放了三十七年才下葬。
歷史上的李淵駕崩在六月,也是直到十月才趕修好皇陵主體,將其下葬。
一路快馬加鞭,幾乎全程水路,總算趕在下葬前進京。
路上早就是全程素縞孝服,秦瑯做為臣子本來倒也用不著一直披麻戴孝,但他是李淵的孫女婿,雖公主還未過門,可也依然是晚輩家人,一樣得服一年。
抵京后,與妾侍兒女們都來不及怎么說話,便被宮里來人接走了。
在皇城中書門下,受李世民召見,一番奏對,面奏了些嶺南的情況,然后李世民給秦瑯交待了些任務,主要還是讓他幫忙操辦國喪葬禮。
“知道你路上辛苦,可眼下國喪重要,不能有半點差錯,你就再辛苦一下。”李世民牽著秦瑯的手,“回來了記得去拜見你阿爺,如今他越發的老了,莫待子欲養而親不待。”
“還有,你和長樂的婚期,我與你阿爺商議過后,改到明年正月了。這次回來,你就暫時不用回嶺南了,待明年完成大婚再說。”
李世民變的有些嘮叨,說了一大堆話。秦瑯發現他臉色也很不好,十分憔悴,甚至有著深深的黑眼圈,面上都沒什么血色。
“圣人請節哀,請保重身體,你是天下億萬臣民之主啊。”
做為皇帝的準女婿,在嶺南一呆兩年多,這次回來,秦瑯感覺跟李世民之間有些陌生了,但他表現的卻比以往更親近了。
李世民對于秦瑯的轉變也明顯感覺的到,對秦瑯越發親切,牽著他的手坐到自己榻上,對秦瑯在嶺南的平蠻亂,撫南人,開海貿興工商發展農業興修水利建設學校等等善政良舉,也是大力嘉獎。
不說其它,秦瑯南下以前,朝廷其實都沒法人嶺南有收入,廣交桂幾個重點州的稅賦,加上市舶司等收入,不但全部要扔到嶺南,甚至還得再拔不少財政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