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承乾,讓秦瑯覺得失望。
秦瑯覺察到承乾的變化,他相信李世民、長孫無忌他們也肯定早就發現了。為何圣德太子承乾會轉變這么大?秦瑯覺得不能簡單的用青春期來定論,從八歲立為太子開始,承乾可謂是一帆風順。
與魏昶一番詳細的交談后,秦瑯已經能確定承乾的變化不是突然的,而是這幾年一點點的在變。那位圣德太子已經不僅僅只是孔穎達等一些東宮大儒名師們的不滿了,他的很多行為,確實有些離經叛道。
再這樣下去,只怕會越演越烈,甚至連李世民都控制不了局面,難以收拾。
難不成歷史有所謂的慣性?
承乾終究還是變了?
最終他要成為一個廢太子嗎?
秦瑯搖頭,很難去接受這樣的事實,不說對承乾確實有著師生情誼,就是秦家這些年在承乾身上下的注,也讓秦瑯經受不起這樣的損失。
承乾若倒下,大唐朝廷都要大動蕩。
難怪先前李世民已經在長孫無忌、秦瓊等面前透露過對承乾的不滿,還說他缺少磨礪,甚至近兩年對另一位嫡皇子李泰格外的寵愛。這究竟是李世民已經開始對承乾真的失望,準備另外再培養一個接班人,還是說打算用李泰來刺激下承乾?
皇子們漸漸年長,但真正能威脅到李承乾地位的,也就是兩個嫡兄弟一個庶兄弟,魏王李泰、晉王李治還有吳王李恪。
李泰李治都是長孫皇后所生,與太子一母同胞,而李恪是楊妃所生,這幾年也很有賢王之名,加之母親是隋朝公主,弘農楊氏在朝中的勢力也很強,甚至在后宮中,大小楊妃,楊嬪好幾個。
李世民給承乾選的太子妃是武功蘇氏,隋朝宰相蘇威的曾孫女,當朝學士蘇亶之女。
而給李恪選的吳王妃,卻是其表妹,楊妃的侄女。吳王妃楊氏的父親楊譽是隋觀王楊雄弟弟楊士貴之子,而當朝宰相楊恭仁、楊師道兄弟倆則是楊雄之子,因此李恪的老丈人,跟楊恭仁、楊師道兄弟倆,那是同一個爺爺的堂兄弟。
弘農楊家不僅曾是隋朝皇族宗室,而且為關隴門閥,與諸門閥相互聯姻,比如楊雄的觀王妃便是長孫稚的孫女,其繼妃則是太原王氏。再比如楊雄第三女嫁給燕家,其女入李世民宮,便是燕德妃。
燕德妃跟楊妃,其實是表姐妹。
其它諸女嫁豆盧家、李家等等,可以說弘農楊氏跟幾乎所有的名門都有聯姻。
李恪的吳王妃楊氏,其出身甚至都強于武功蘇氏,再加上又是親上加親,這讓李恪跟弘農楊氏的關系更密切。
更何況,李世民為李恪娶了弘農楊氏為吳王妃后,又給他納了蘭陵蕭氏女。
大唐皇帝后宮有一后四妃九嬪等,而太子則有太子妃、太子良娣、良媛、承徽、昭訓、奉儀等。
至于親王,則親王妃下,有孺人二人,視正五品,媵十人,視正六品。
親王孺人算是貴妾,與太子良娣等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