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事情鬧起來,在皇帝這里卻沒了聲響。
李世民一邊接受房玄齡的引咎辭職,讓他在家停職接受調查,可另一方面卻又對那些想趁機落井下石,甚至是蹭蹭梁國公熱度的官員們并不理會。
于是這事情便成了現在這般局面。
攻擊太子的,攻擊房玄齡的,甚至攻擊蕭瑀的,皇帝一律留中不發,全是冷處理。
甚至這些天,李世民也很少召見大臣,據說是在殿前立了一個草廬,穿著麻衣草鞋在那為高祖守孝呢。
堂議在爭吵中結束。
馬周嘆息,“中樞如此亂象,這朝局如何又能安定,天下又如何能夠興盛呢。”
魏征從旁邊過,主動停了下來。
“解鈴還須系鈴人,衛公,這事還得你來解決。”
秦瑯很佩服魏征這嘴炮的本事,居然能猜測出他是這幕后關鍵之人。
“魏公如今也是太子老師了,有空還請多去東宮輔佐太子殿下。”
魏征眼一翻,“衛公不還是太子詹事嗎?”
······
數日后,李世民終于召見諸位宰相,并還召了不少重臣,舉行了一次廷議。
三省六部五寺九監甚至是十二衛六府八軍三司等長官都來了。
陣仗很大。
皇帝落坐后直接開口。
“朕先前定下洛陽為陪都,也曾派秦瑯營建洛陽宮,如今工程基本上完工,聽說建的還不錯。東宮為天下中心,稅賦漕運也方便,而且政務往來傳遞也快捷,如今決定,朝廷遷往洛陽。”
“西京長安,便交由皇太子承乾留守,仍加雍州牧,主持西京事務。”
此話一出,倒也是讓大臣們驚訝不小。
之前皇帝也移駕洛陽,但那時是糧荒,后來又遇疫情,東都畢竟是陪都,皇帝偶爾移駕,哪有朝廷常駐之理,那豈不是長安成了陪都,洛陽才是首都?
“授魏王李泰為河南牧,加左武候大將軍,使持節都督相、衛、黎、魏、洺、邢、貝七州軍事,其世封西寧州都督不變,仍不之國。”
李世民接著又宣布,御史大夫蕭瑀彈劾尚書左仆射房玄齡一案,經三司調查,查無實據。
房玄齡官復原職,仍為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特進、御史大夫蕭瑀,引咎辭職,貶官一階為光祿大夫,令回家閉門反省。
授韋挺為御史大夫,參預朝政。
高士廉拜為尚書右仆射。
中書令楊師道改授為侍中。
長孫無忌兼吏部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