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在信中寫道,讓他立即停止他那荒唐的崇佛行為,說此舉不僅不能為皇后祈福消災,反而是在擾亂國政,是讓皇后心中不安。
皇后已經對承乾的行為表示無法接受,說為她祈福,卻要違反國策,要耗費那么多的錢財、人力去重修那么多寺院,把那么多青壯人丁剃度出家。
立即停止荒唐的行為。
皇帝發出嚴厲的警告,讓承乾把已經剃度出家的那上萬的僧道重新再讓他們還俗歸家,已經在動工修建的佛寺道觀,也要全都停工取消。
連承乾建立的佛經雕版印刷廠,也要停工,甚至雕刻好的佛經雕版,都要全都毀壞燒掉。
那些什么佛骨舍利等等,重新送回到佛寺里去。
承乾帶著給募捐到的那數百萬貫的錢財,都要哪里募來再還到哪里去。
甚至就連給唐玄奘的西行通關文書、盤纏、侍衛等都要追回······
總之,承乾之前做的那一系列事情,都是錯的,現在通通都要收回改正,甚至皇帝還要求承乾要下一道言辭誠懇的罪已令。
要向天下道歉,給一個交待。
承乾的臉色越變越難看,甚至眼皮都忍不住在顫抖跳動著。
他緩緩的抬起頭,望向堂上的一眾留守大臣們。
“兒子為母親祈福,難道有錯嗎?”
于志寧嚴肅著張臉,“兒子為母親祈福,自然沒錯,但是殿下的行為,已經錯了,與圣人與諸相公制訂的國策背道而馳,甚至讓皇后心中不安,這又豈是兒臣盡孝之道?”
先是于志寧,緊接著是張玄素,杜正倫,一個接一個的站出來指責太子不對。
高士廉咳嗽幾聲,打斷了幾人的話。
“太子殿下,圣人還有一道敕令傳到,自頒敕之日起,太子殿下不再兼領雍州牧之職,由老臣代領雍州牧一職。”
“今后,長安行臺事務,皆由行臺三高官官組成的長安內閣決策。”
李世民對承乾的行為非常不滿,如今開始收權了。
長安內閣是仿朝廷中書門下而設,以長安的三高官官和東宮的一府兩坊主官組成,實際上因為三高官官兼著東宮官,所以這個內閣,其實就是行臺三高官官組成,另也有其它官員得皇帝特旨而進入。
進入內閣的官員,加內閣大學士銜。
他們如中書門下的政事堂一樣,擁有決策和封駁之權。
承乾依然是皇太子沒錯,內閣也對太子負責,但實際上李世民現在已經剝奪限制了承乾許多權力了。
長安行臺的重要事務,都要經過內閣商議決策,蓋印才能有效,否則無效。太子若直接發太子令,沒有通過內閣,地方不得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