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南洋水師的牛見虎,也調集了兩千水師護送。
馮智玳、馮智戣、馮游、冼智臣、陳集原、寧純、寧據等一眾嶺南土王們的子弟,也跟隨同行,并各召子弟三五百。
這些人都是嶺南幾大豪強的子弟,在秦瑯用調虎離山之計把馮盎、陳龍樹、楊世略等老家伙調到朝中或中原去任職后,順勢任命他們的兒子們為刺史等。
通過合州并縣等手段,再加上取消土官世襲,派流官等,使的如今嶺南的局面已經大大改變,尤其是大量朝廷軍府的設置,更讓這些土王已經反抗無力了。
這次秦瑯要西巡,一道命令,這些還坐在刺史位置上的土王子弟,紛紛應召前來,沒有一個敢不從的。
秦瑯西行的路線,公開的是沿海路南下交州,再經紅河到通海。可實際上他卻是從廣州沿西江水路上溯,一路到潯州桂平,然后再進入西江支流融水,北上象、柳、融、宜諸州。
這塊廣西道的西北角,歷來都屬于控制的薄弱地區,在先前秦瑯在邕州大肆折騰的時候,這邊都沒有怎么動過。
所以溪垌蠻還保有較完整的實力,這兩年,小打小鬧的造反叛亂就沒停過,時叛時降,騷亂不斷。
經略府也一直沒對他們大動干戈,只是一直在往西北山區里修路、修驛站,修碉堡,建要塞,采取的是逐步推進的方式,往山區里拓展。
重點是要建立起幾條直通大山深處的交通線來,這樣便于將山里的溪洞蠻們分割開來。
這次秦瑯打算順便過去巡視一番,對于那些仍然桀驁不馴的溪洞蠻狠狠敲打一下,甚至不介意直接摧毀山寨,將其首領等斬殺,然后將其余附亂之人全都遷走。
秦瑯集結的這支約八千人的部隊,數量不算多,但足夠精銳,就算是馮冼幾家的家丁,那也都是各家的真正精銳,百戰之兵。
他自己的經略牙兵和廣州鎮海兵,都是中原來的老府兵。
乘坐南洋水師的戰船行駛于西江水道之上,寬闊平坦的江面上,船來船往,這條水道現在是嶺南的黃金水道,繁忙無比。
運送糧食的、礦產的,運送商貨的,絡繹不絕。
繁忙的水路運輸,甚至讓早幾年規劃的幾大內河港口也迅速的發展起來,成為水陸商埠,十分興盛。
沿河許多鄉村集市也跟著熱鬧起來,站在甲板上,甚至有種仿佛行進在中原的感覺。
“貞觀以來,中原南下嶺南的人口,突破了百萬。而嶺南新入戶籍的人口更多,大量的原山區里的溪垌俚僚蠻,也漸漸的都編戶齊民,甚至被動員遷移到了山下平地區,還有許多人入了城。”
賈務本在嶺南多年,原是轉運使,如今為廣東道觀察使,做為廣東道的行政長官,他對于這些還是非常清楚的,這些變化那都是肉眼可見的。
確實有許多蠻子下山,甚至是入城。
入城的蠻子,主要是那些有手藝的蠻子們,蠻子中也有許多精湛的手工技術,比如說因為嶺南多礦,所以自先秦百越人時起,嶺南蠻就已經掌握了較高超的采礦、冶煉技術了,尤其是他們的冶銅制銅器的水平。
另外打造銀器、金器的水平也是一絕,如邕州橫山的銀器就天下馳名。
另外嶺南還盛產土布、土錦,尤其是土錦,相當精美,甚至能跟蜀錦相提并論,成為皇家采購的御用之物,也是嶺南地方向朝廷進貢的必備品。
而嶺南還有象牙、犀牛、香料等的加工,這些方面的技術也較為先進,甚至諸如采珠啊、陶器啊等,也有不錯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