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挑再削,一氣呵成。
蠻漢的刀就變了方向,刀被挑指向天,再緊接著,那關隴漢子的刀鋒就已經頂到了自己的脖子上。
雖然頭盔下有護頸的甲,但在那薄弱部位,也頂不住這致命一刺的。
蠻漢愣在當場。
第一次被砍碎盾牌,他覺得對方純仗著兵器的重量而取勝,可這一回,同樣的兵器,人家盾都沒用,輕松就挑開了他的一記必殺技。
接著不等他反應過來,就已經讓他再無反抗之力了。
“服嗎?”
“服了。”
關隴漢子收回劍,“長安秦不器。”
蠻漢也把刀收回,“龍江環常威!”
自稱環常威的蠻漢佩服的望著秦不器,“你可是衛公義子?”
秦不器把刀架到自己的肩上,很隨意的樣子,“我可沒那本事能得衛公收為義子,我來自長安南城,曾是市井閑漢無賴兒,后入隴右投軍衛公麾下,跟著打過黨項羌,滅過吐谷渾,也只是立了些微末功勞,現為經略府衙內軍左都第八團旗手。”
環常威很是驚訝,如此了得的人物,本以為是衛國公的義子,更可能還是跟那位手捧衛公寶劍的秦指揮使差不多官階的,想不到僅僅只是一個團旗手。
“團旗手是幾品官職?”
“哈哈哈,我這衙內軍第八團旗手,無品無階,身上有一個二轉的云騎尉,僅視正七品而已。”
“哦,七品武官,跟縣令一樣了。”
“不,七品縣令那是正印官,吏部點選的,我這正七品只是視品,若是要任職,還得番上和納資。”
蠻漢一頭霧水。
秦不器卻只是苦笑了笑,大唐有職官散官和勛官以及爵位,稱為職散勛爵體系。
做為沒有什么家世背景,全靠當初一腔熱血離開繁華長安跑到邊疆隴右投軍,并且運氣在衛公麾下平定黨項和吐谷渾,也立下了軍功,行營錄功,兵部核驗,最后授勛二轉為云騎尉,視正七品。
勛官在如今還是很體面的,尤其是對許多底層出身的人來說,這是他們改變自身命運的重要一步。
只是勛官雖然享受相應品級待遇,有不錯的特權福利等,但并不直接等于官,既無階品,也無職事。
有了勛官想要當官,還有重要的一步,就是取得散階。
有職先有階,這是如今的規矩。
勛官要授階,必須得番上和納資。
番上就是當差,朝廷規定,王品以上的勛官需要番四年,七品以上番五年,最多需要番八年。
年滿之后由吏部或兵部考核,合格之后可給予一個散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