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夫人雖然手里拿著根犀杖,可她走路沉穩,根本用不著,這根犀杖倒更像是個裝飾物。秦瑯知道這也是件大有來頭的寶物,據說此物本是南朝陳所賜。
當年東謝在南北朝時,也是遙尊江南的宋齊梁陳為正統的,從東晉到宋齊梁陳諸朝,都先后對這些南中高原的豪酋們推行羈縻籠絡政策,授封他們世襲刺史、將軍等官職,甚至也經常賞賜些物品。
相應的,這些蠻王俚帥們則奉江南朝廷為正朔,每年也會進貢一些土產,甚至有時還能聽從征調,派一些子弟帶軍隊去中原勤王打仗什么的,表面關系還是維持的不錯的,從嶺南到南中,莫不如此。
思老太夫人手里的這根犀杖,據說那還是當年陳霸先建立南朝陳后,對嶺南、南中的那些俚帥蠻王中較有影響力者,特賜的那一批。
同批持有者中最有名的便是嶺南的冼太夫人,馮冼兩家曾經的當家人,后來號稱嶺南圣母,甚至被朝廷封為譙郡夫人的。
當年思老夫人因為是黔州思氏之女,又是東謝之妻,故此雖然還年輕,也得到了這么一根陳霸先所賜的犀杖。
陳朝都滅亡四十多年了,但老太夫人卻一直還柱著這支犀杖。
其實不僅是南陳,從東漢一直到魏晉南北朝,不管中原的王朝如何更替,皇帝怎么換人,但在黔東南這幾百里地方,東謝家族一直就是土皇帝。
他們控制著這里的一切。
中原朝廷對這里數百年來并沒有實際控制力,朝廷通過授封官職爵位,賞賜等加以籠絡,只求羈縻統治,只要你能夠尊朝廷為正朔,那就行了。
東謝雖是從西謝中分出來的,但數百年來呢,也樂于維持這種關系,他們也沒有稱王稱帝的野心,在這幾百里地方上,做個實實在在的世襲土官就好了。
至于是叫總管、還是刺史又或將軍什么的,他們并不太在意。
他們需要中原朝廷給他們這種正式的冊封授任,以此來體現對當地的統治合法性,但又并不愿意讓朝廷真的來插手干涉他們的家事。
大家相互承認,一團和氣就好。
因此改朝換代,跟他們沒什么關系,誰當天子都行,換了皇帝那就向新帝表示臣服效忠。
數百年來,這種默契維持的很好。
老太夫人頭發梳的十分整齊,一張臉雖然滿是皺紋,卻也干凈整潔,這是一個很講究的老太太。
她一定等秦瑯落坐后,才在左首邊坐下,謝家的一眾人也才一起跟著坐下,等級森嚴,規矩十足。
以往這廳中都是謝家和一眾家老們的議事之所,可今天這廳中卻有了這么多的生面孔,甚至上首之位還坐上了一個外人。
幾百年來,頭一回。
老夫人握著犀杖,心中清楚,這是幾百年未有過的大變革,時代改變了,游戲的規則也改變了。
從某方面來說,大唐天子不講究,他沒有遵守一慣以來的傳統,打破了這個游戲的規則。
唐軍之前本來都已經接受了東謝的臣服進貢,也回報以正式的冊封,這本來是皆大歡喜的應有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