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可愛且又天真。
她主動告訴秦瑯,其實應州東謝對于山外的戰爭,都缺少熱情。若不是那位張士貴都督領著大軍來到應州,催她父親領兵隨征,他們根本都不想摻與進去。
中原朝廷也好,大唐天子也罷,他們都缺少足夠的熱情。
也談不上什么忠誠。
只要不影響到他們這山里幾百里地的日子,他們才不想管那么多那么遠呢。
張都督催的緊,父親沒辦法只好領著叔伯兄弟們從征,打到西面去了。
家里曾祖母當著家,日子依然如常,衛公領著兵東來,這讓曾祖母很緊張,衛公提出來的那些計劃,讓曾祖母睡不著覺,甚至飯都吃不好。
不過謝姜卻覺得沒什么。
設都督府也罷,駐軍也好,疏通河道開設驛路屯兵移民等等,那又怎么了,當年謝家祖上不也就是這樣從中原來到黔地的嗎?
曾祖母說她胳膊肘往外拐,被秦瑯迷掉了魂,可謝姜樂意。
這是我們東謝的應州,老曾祖母如是說,可謝姜卻仍然不以為然,她總是一大早就去找衛國公,有事沒事就往那邊湊。
從茶莊回來,劉仁軌便在等他。
“張士貴都督發來捷報,東爨叛亂大都已平定,附逆的烏蠻二十八部,也大多歸降······”
“大多歸降,也就是還有烏蠻部在抵抗?”
“張都督已經帶兵在圍剿了,目前剛與爨弘達、爨歸王父子等聯兵一起,平定了烏撒部的叛亂。”
“說來這個烏撒部也是作死啊,他們原本是已經跟爨歸王擊掌盟誓,要效忠大唐,掃除叛逆的,可后面不知道怎么的,烏撒部卻跟烏蒙部互相攻擊起來,然后烏撒部說爨歸王偏袒他丈人烏蒙部,于是乎便干脆反了投東爨,結果東爨兵敗如山倒,烏撒部便干脆就撤回山里部落去,然后張士貴都督便拿他開刀,各路兵馬圍剿,殺的烏撒部落花流水丟盔棄甲,最后東謝的謝元深更是率先攻進到烏撒部的大寨,烏撒頭領無路可逃,放火**了。”
“張都督這不還為謝元深請功呢!”
秦瑯湊著地圖看了一會。
烏蒙山是后世貴州四大山脈之一,與大婁山一北一南,是貴州西面的界山,但在此時,烏蒙山卻是在烏蠻諸部的手里,一直都是歸爨氏統領的。
所以先前劃界,烏蒙山區是劃到云南界的。
“以烏撒部地新置威寧州,取威鎮安寧之義,改劃屬黔中道,便以謝元深首破烏撒蠻之功,特表奏其為威寧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