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瑯向來就反對什么臘茶,好好的茶搞那么多香料進去,又不是炒瓜子吃,放香料干嘛。
應州這里的地理氣候不錯,造就了這里的茶樹茶葉都很好,可惜沒用好法子。
“這些茶葉,如果換成炒茶法進行炒制,應當能達到更好的口感。”
秦瑯對謝姜提出合作的要求,秦家可以派來經驗豐富的茶師,來幫助管理茶園,以及擴大茶園,并根據這些茶葉的特性,研究出專門的制茶法,以最大限度的發揮這些茶樹的優點。
“我們有技術,有銷路,你們有山有茶還有人,我們合作,那絕對是強強聯手雙贏的局面,不僅謝家以后一年能新增一大筆茶收入,甚至還能帶動這里的百姓種茶、采茶增加許多收入,而地方官府也能增加筆的茶稅,若是到時產量大增,以后每年還能吸引來無數的茶商等,也能更加帶動這邊的其它山貨等的銷售的······”
相比起曾祖母對這位衛國公的抗拒,其實對年輕的謝姜來說,反而更多的是好奇和仰慕,她正處于一個天真而又浪漫的年輕,對于山外面的世界十分的好奇。
對這位中原來的年輕衛國公,也更是最聽過他的大名,這兩年衛國公在嶺南平蠻征戰,開海鎮南,其名聲早就隨著那些商人們傳遍四方,每年來應州的茶商,也都會帶來外面的消息,其中有許多都是關于這位年輕衛國公的。
哪個少女不懷春?
尤其是這個年紀的少女,更是心中崇拜英雄,向往著外面。
而當她真的看到了衛國公本人時,甚至一下子就迷住了,如此年輕而又威武,特別是他身上有股子這山里的男子們沒有的那種東西。
眼睛里寫滿故事,臉上卻沒半點滄桑。
比起她的那些兄長們、表親們,差不多的年紀,卻只知道好勇斗狠,逞強爭勝,要么就是打獵喝酒。
兩相對比,衛國公顯得成熟而又睿智,優雅而又風趣。
曾祖母讓她去服侍秦瑯,開始她是拒絕的,可后來被秦瑯拒絕后,生了幾天的悶氣后,這姑娘反而越發的覺得衛國公有原則,更添魅力了,馬上又主動的開始來纏秦瑯了。
秦瑯對于這個山里的姑娘,沒什么想法,這個年紀的姑娘,尤其還是在山里的,相比起長安的那些大家千金來,太單純了。
單純的跟張白紙一樣。
沉浸在心動中的謝姜可不管秦瑯喜不喜歡,一旦打定主意后,也大膽奔放起來,這是許多小姑娘們的通病,一旦愛上一個人,便會如飛蛾撲火,不管不顧。
相比起來,反倒是如阿姹、玉簫這樣的女子,有豐富的人生閱歷,所以知進退,懂深淺。
秦瑯跟著謝姜來看茶山,也是想從這個謝氏蠻王之女的嘴里,旁敲側擊一些謝氏家族的態度。
可根本用不著費心思如何套話,謝姜對著他就如同竹筒倒豆子一樣,把所有知道的都告訴他了。
她跟一只百靈鳥一樣的,在茶園里蹦蹦跳跳,沒有五姓七宗的大家千金那樣的矜持,也沒有勛戚豪門家小姐的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