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角被三面包圍的曲州靖州,剛被攻滅的東爨控制的滇東地區,以及如今全面倒向朝廷的滇西洱海六詔為首的河蠻諸部,以及如今劃給鎮南大都督府代管的通海都督府的滇南地區。
最后便是仍為西爨控制的滇池一帶的昆州、威州等地,但如今只剩下了很小的一塊地方,四面被圍,朝廷接下來要修路要筑城要屯兵要移民,西爨都毫無反抗之力了。
“唇亡齒寒,烏蠻諸部估計也不會就這樣任我們分割吧?”年輕的參軍問。
秦瑯笑了笑,把手中的筆放下。
“反抗肯定是會有的,但大勢所趨,他們就算反抗也不過是螳臂擋車而已,是擋不住歷史的滾滾車輪的!”
議事結束。
秦瑯坐在那里有些心不在焉。
“三郎還真擔心烏蠻會群起反抗?”
“我并不太擔心烏蠻,烏蠻不過是群山里蠻,平時就喜歡窩里斗,所謂烏蠻三十七部,也只是指較大的三十七個部落而已,實際上部落何止百個,這些人千百年來斗來斗去就沒停過,以前爨氏勢大,勉強壓的住他們,如今爨氏都已經淪落以這種地步了,烏蠻這次也是混亂的很,打來打去,連跟著誰都搞不清了。”
“那三郎在擔憂什么?”
“在在擔憂西海,擔憂太子殿下。”
劉仁軌坐下,也是嘆了口氣。
“太子雖然有些胡鬧,但也應當不至于太過份吧,他總該分的清輕重,更不會拿自己性命開玩笑的,只要太子不過份,應當不會有什么危險。”
“誰又說的清呢?”秦瑯嘆氣,“若太子真分的清輕重,又何致于鬧出如今這樣的局面來?”
這幾天秦瑯一直睡不好,眼皮子老跳,他有種不太好的預感,總覺得承乾會出什么事。
想想歷史上這樣的事情也不是沒有過,比如明朝的土木堡之變,英宗御駕親征,帶著幾十萬大軍出塞,結果卻兵敗被俘,并導致了明朝主力部隊幾乎喪盡,讓蒙古軍直接打到了北京城下。
再說近點的,楊廣征遼失敗,卻還要北巡抖威風,卻不料被早看透他虛實的突厥始畢可汗帶著幾十萬大軍突襲,將他包圍于雁門,要不是雁門關險,勤王軍也來的快,楊廣可也就成了突厥人俘虜了。
再有那個北齊有名的昏庸后主高緯,北周攻打平陽,晉州危急,高緯御駕親征,結果卻還忙著打獵,求援告急的驛騎來了三次,高緯卻都不理會,等到說平陽已經陷落,他才打算去救援,結果寵妃馮小憐一說余興未盡,還要再獵一次,這高緯居然就不管不顧,又帶著馮小憐繼續圍獵。
后來他帶著大軍趕到晉州,北齊軍挖地道攻城,把城墻都挖塌了一大段,士兵們正要趁勢攻入,結果高緯卻下令暫停,卻是要接馮小憐過來一起觀看,可馮小憐卻硬是梳妝打扮了大半天,等來時北周軍已經把缺口堵上了。
后來兩軍大戰,高緯又帶著馮小憐騎馬到陣前觀戰,本來兩軍打的正厲害,齊軍稍稍后退,結果馮小憐就在陣前高喊敗了敗了,高緯馬上就帶著馮小憐往后跑。
本來兩軍你來我往的正在血戰,北齊軍一看皇帝都跑了,也是無心作戰,齊軍因此大敗。
本來南北朝末期,齊周陳,齊國是最強的,可在高緯的各種折騰之下,最后硬是把北齊折騰亡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