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瓊病了。
多年征戰留下的無數老傷舊疾復發,病來如山倒,整個人一下子就病倒在榻上,起都起不來了。
皇帝從洛陽派到松州的使者,本來是要拜秦瓊為河隴兵馬副元帥,讓他去青海接替侯君集主持青海平吐谷渾的戰事。
大元帥之位,是留給承乾的,名義上承乾掛帥,實際交由秦瓊統兵。
為此,皇帝還特意又給秦瓊加了平章軍國重事的宰相頭銜,結果秦瓊卻連旨意都無法下榻迎接。
使者匆匆趕回洛陽奏報天子。
“叔寶離京不過半年,先前分別時朕看他身體還很好啊。”
李世民深深嘆息,之前秦瓊傷病問題就越來越嚴重,他也特意強留秦瓊在京呆了兩年,就是想讓他好好調整休養身體。
在京兩年,雖然身體也沒大好,但也并沒有更壞啊,怎么一回到松州,這么快就已經如此嚴重了。
“召御醫!”
尚醫局、尚食局還有太醫署等等,所有供奉著名醫大家的醫療機構,李世民都派人去召那些名醫前來。
讓使者仔細向他們述說如今秦瓊的身體狀況,一群名醫們就這樣聽著使者的見聞,來給秦瓊開方子,也真是難為了這些大家們。
不過這些名醫們其實之前也都奉旨給秦瓊看過,知道秦瓊是因為當年打仗留下的舊傷,尤其是氣血虧輸這個問題嚴重。
先前秦瓊吃秦瑯給開的一些偏方,各種補血養氣的方子,吃了之后效果確實還可以的,這些方子讓那些御史們都極為驚訝,仔細的跟秦瑯求教過。
如今也得到驗證,甚至根據秦瑯的方子出了許多新的方子,之前秦瓊返回劍南,李世民還特意讓御醫調配了許多藥給帶回去。
“先前叔寶吃秦瑯開的方子都好好的,怎么現在用你們開的藥卻一下子垮了?”
御醫們覺得很冤,他們根據秦瑯的那補血養氣方子,仔細的驗證,然后加以改良,用起來效果確實是很好的,秦瓊之前也吃了快兩年,都還不錯。
至于用的材料,那更是精益求精,比如人參,只采用遼東白山的老人參,起碼也是百年老山參,都是遼東白山部靺鞨人進貢來的,皇帝特旨從宮中取出賜給的。
另外黃芪、阿膠、鹿茸等,使用的材料也都是最好的,而各種材料的配伍用量,都是很小心謹慎的。
一位花白胡子的老御醫直言,秦瓊如今的病況不是因為吃藥吃壞的,藥方沒問題,不論秦瑯的藥方,還是他們的藥方,甚至是秦瓊最早吃的藥方,都沒問題,這些方子都是好方子,而且一個比一個好。
“秦太保全靠著這些寶貴的方子在吊續精元,太保的身體氣血虧輸的太厲害了,年輕一些的時候,身體強,還能有造血的能力,勉強滋補。但年紀越大,這身上的舊疾也就危害越大,再加上年紀大,舊疾多,身體本身的造血之功能也越來越弱,光靠人參黃芪這些藥來吊著,也只是杯水車薪!”
這位老御醫乃是尚藥局的供奉,是藥尚局中醫術最高超的,尚藥局則又是如今大唐官方里最高的醫療機構,太醫署只是太常寺下的一個機構,主要是負責醫學生的教導培養和管理藥材的,里面反倒沒什么有名的大醫生。
老供奉的話讓李世民也只能相信。
“難道就沒有別的什么方子了嗎?叔寶是我大唐的開國功臣,為我大唐居功至偉,朕當年與叔寶并肩作戰,叔寶的大槍,朕的長弓,無人可擋,所向披靡!”
“叔寶還很年輕!”
······
皇帝坐在那里深情的回憶起曾經與秦瓊并肩作戰的那金戈鐵馬,縱橫睥睨的往昔光榮歲月。
“無論如何,你們都要把叔寶治好!”
·······
這可愁壞了一群御醫了。
他們雖然醫術高明,可也沒有起死回生的本事啊,就算是藥王現世,也恐怕只能束手無策。
就如他們對長孫皇后的病情無能為力一樣,面對著已經病入膏肓的秦瓊,他們同樣沒有辦法。
可今天皇帝怒了。
面對著這些說無能為力的御醫們,皇帝出離憤怒。
他猛然的踹翻了面前的御案,指著那些驚惶不安的御醫們大罵。
“當初江王染上痘瘡,你們說束手無力,宰相馬周消渴癥,你們說無藥可醫,皇后氣疾纏身,你們說這是不治之癥,如今秦瓊病了,你們又說回天無力!”
“朕要你們這些人何用?天天吹噓自己醫術如何高明了得,說的天花亂墜,你們這是欺君!”
御醫們全都跪伏在地。
就連白胡子的老供奉也都伏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