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將齊聚三辰旗下。
“既然賊人要做縮頭烏龜,那就射他便是了。”
承乾看了半天,見吐谷渾人果然沒有半點進攻的**一副死守到底的樣子,于是便冷笑著作了決定。
“這些蕃賊,棄長取短,要跟我玩步兵?哈哈哈,豈不知我中原那是步兵的祖宗,今日倒讓他們見識一下步兵究竟要怎么玩的。”
一萬唐騎,皇太子一聲令下,開始緩緩逼近。
鼓手奮力擂動牛皮戰鼓,號手吹響了牛角大號。
鼓聲如雷,號角長鳴。
面對著死守不動的吐谷渾軍,承乾覺得遇到了最好的對手,仗還有這種打法?
“射!”
唐騎一點點逼近,吐谷渾人龜然不動,真跟大烏龜一樣。
唐騎手持角弓,在馬上放箭。
既然不肯騎戰,那射就完事了。
雙方開始隔著條淺淺的湟水河對射,論起射的本事,唐軍無疑是超過吐谷渾人的,這些雖是馬背上的民族,騎射了得,但這一萬唐騎可都是來自隴右邊軍中的精銳。
那都是嚴格篩選出來的強健勇武關中大漢,又經過嚴格訓練,并配以精良武器的一支軍隊。
他們的騎射本事只會比吐谷渾牧民整體更強,而且他們的弓弩也更精良,甚至身上配的甲也是吐谷渾無法比擬的。
從訓練到裝備,從人員到武器,各方面都碾壓吐谷渾的這群牧民,巔峰之時的吐谷渾人,都不敢跟中原這樣硬干。
偏偏現在慕容承要玩硬的。
吐谷渾人列陣不動,完全就是死靶子,承乾根本用不著用騎兵去沖擊他們的烏龜陣,沒必要。
就遠遠的射便是了。
于是乎,戰場上出現了很奇特的一幕。
雙方隔著一條淺淺的結冰了的湟水源頭溪流,列著數里寬的陣線,你來我往的射個不停。
雖然是箭來箭往,但很快就體現出雙方實力的不同,吐谷渾兵馬更多,且依山背谷,可是他們防線的縱橫更深,在數里寬的戰線上,實際上同時能放箭交戰的兵馬數量是差不多的。
唐軍的一萬騎基本上都在那里開弓放箭,但吐谷渾軍只有前面的軍陣射的到,后面的始終還夠不到戰場射程。
雙方你來我往。
身穿金甲的宣王倒也不全是草包,只是他雖為丞相,又是慕容承的丈人,可慕容承在開戰之前,就早做好了部署決策,今天就打硬仗,絕不輕易出擊,要防被唐騎誘敵分割沖殺。
他被唐騎突襲擊潰后的陰影還在,唐騎沖起來太猛了,許多吐谷渾人都不敢正面攖其鋒。
所以最好就是結陣抗敵,這樣能保證自己這拼湊起來的大軍不會崩潰。
“宣王,咱們的弓弩遠不及唐人,我們的盔甲也不如唐人,這樣對射,咱們太吃虧了,這仗打的太呆板了。我們空有數量優勢,卻根本發揮不出來,必須得派騎兵出擊!”
一位吐谷渾大將向宣王勸諫。
不能這樣打,這樣豈不成了活靶子?稍懂點打仗的人也都看出來,這樣打下去,吐谷渾太吃虧了。
宣王盯著戰場,唐人不但騎兵沖鋒彪悍,就連射箭也更了得。主要還是他們的弓和箭更好,弓能射的更遠,箭頭精鐵打造,有些重箭頭甚至能輕松的破他們本就數量不多的鐵甲。
反之,他們的弓不僅射程不如唐人,就是射過去了,往往殺傷力不行,大多數被他們的盾牌或盔甲抵擋了。
“我們當派騎兵兩翼包抄,就算切割不了唐騎,也得擾亂他們,不能讓他們這樣輕松的放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