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裴仁基父子瓦崗兵敗后,帶秦瓊等一起歸附王世充,后來欲除掉王世充事泄父子皆被殺,當時裴行儉還十分年幼正在老家得以逃過一劫,后來秦瓊找到裴行儉接到長安,收為義子親自撫養。
秦瑯對這個義弟也很好,他在崇賢館當館主時安排他進去陪太子讀書,后來裴行儉參加科舉,先是明經中取,授為左屯衛倉曹參軍,但他一邊任職一邊繼續讀書,隔三年再次參加科舉,這次卻是考更難的進士科,一舉中的進士,還是第三名探花。
秦瑯又出面幫他打點,轉授長安縣尉,這是秦瑯曾經出仕的第一個官職。
雖說是義兄弟關系,可實際上秦瑯也是他亦師亦友關系,別看裴行儉已經當上了長安縣尉了,可今年才二十歲,秦瓊將他從河東裴氏老家接到長安時,那時才九歲,秦瑯親自教導他武藝、書法,教授兵法。
他跟羅通、存孝、存義等都是一起長大的。
真正是長兄如父。
裴行儉這個長安縣尉也是因文德皇后國喪來洛公干,到了這邊自然得來拜見秦瑯這個阿兄的。
“又長壯實了啊!”
裴行儉很有幾分他父兄的優秀武將基因,但又不失河東裴氏名門士族骨子里的那種氣質,二十的他高大俊朗,一進來就向秦瑯拜禮。
“阿兄,我今天帶了個朋友來拜見。”
“誰啊?”
“現任門下省典儀,叫李義府,很有才氣的,他老家河北瀛州,后因其祖父擔任蜀中射洪縣丞,故隨之遷居劍南,出身較為微寒,不入士族,先前在蜀中曾往松州阿爺那里自薦,阿爺征辟入府為幕僚,因其善寫文章于是表薦朝廷,入朝銓選后,侯官得了個門下省典儀之職。”
·······
典儀只是個從九品上的小官,主要職責就是朝會的時候,負責在殿上唱名的。
秦瑯這個新任的校校侍中,對自己衙門這個下屬毫無印象,但聽到李義府這個名字后,還是有些驚訝。
李義府,武后時的宰相,跟許敬宗應當算是一對了,并稱奸相啊。
他瞧了瞧馬周,又看了看馬周對面的許敬宗,今天中書省的侍郎和檢校侍郎一起來他這鄰居這蹭飯,飯后便一起下棋。
“在門外?”
“嗯,阿兄若是不愿見,我去跟他說聲。”
秦瑯笑了笑,“既然來都來了,那就見見。”
“我去喚他。”
“來者是客,我與你去迎下。”
許敬宗雖然在跟馬周下棋,他的棋力比馬周要強許多,但卻故意保留了一些實力,裝作下了個棋逢對手,可實際卻還一直豎了支耳朵在聽秦瑯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