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名臣,也不能超過他們,朕很欣慰!”
“賜秦瑯朕佩帶過的尚方劍一把,賜魏征朕用過的銅鏡一面!”
魏征上前。
“臣有疏一道上奏進諫。”
“呈上來!”
魏征把昨天喝了兩壺自釀魏公酒寫就的十漸不克終疏呈上,然后不用看表疏也能當殿把內容念出。
“臣觀自古帝王受圖定鼎,皆欲傳之萬代,貽厥孫謀,故其垂拱巖廊,布政天下,其語道也必先淳樸而抑浮華,其論人也必貴忠良而鄙邪佞,言制度也則絕奢靡而崇儉約,談物產也則重谷帛而賤珍奇·······”
李世民在御榻上看奏疏,魏征在殿上當眾念。
李世民看的直皺眉頭,下面百官也聽的暗暗心驚。
魏噴子平時噴皇帝噴的還不夠,今天干脆洋洋灑灑的上了一道十漸不克終疏,疏中列舉了李世民近年來搜求珍玩、縱欲以勞役百姓、昵小人、疏君子、崇尚奢靡、頻事游獵、無事興兵、使百姓疲苦等不克終十漸,直接嚴厲批評皇帝的驕滿情緒,提醒皇帝要慎終如始。
罵的十分直接,毫不留情面。
剛才夸贊了魏征忠直能諫,這會皇帝雖然覺得有些惡心,也只能強忍著。
“朕今聞過矣,愿改之,以終善道,有違此言,當何施顏面與公相見哉?”李世民壓著心中不快稱贊魏征,然后下旨讓有司把魏征的這十漸終不克疏制成屏風,擺在皇帝御書房,以朝夕可見,又讓史官記錄,使萬世知君臣之義。
最后,李世民又特賞賜魏征黃金十斤,美人兩個。
“太子,你回頭也親筆抄錄這十漸不克終疏一份,讓有司也制成屏風列于你東宮,時刻警醒自己,莫誤入歧途!”李世民對太子道。
承乾點頭應下。
這算是個小插曲,皇帝今天明顯無意于跟魏征糾纏。
將奏疏放到一邊,李世民繼續道,“昨天后來魏王李泰入宮求見,投到朕的懷里哭訴,說有人離間天家父子兄弟親情,說他此生永遠是朕的兒了,是太子的兄弟······”
“朕很欣慰聽到這些話,魏王也表示文德皇后七七過后便前往封地就藩,之前朝中有些不好的傳聞,但這些都非魏王本意,如今他愿意離開京都以打破這些不好的傳聞。”
“關于此事,就此結束。”
“太子先前奉旨征討吐谷渾,表現英勇,身先士卒大破吐谷渾,立下滅國之功,朕很高興太子的勇武,不過太子為儲君國本,還是要更加專注學習政務,所以朕決定,太子就留在洛陽,在朕身邊繼續學習政務,領河南牧,主持河南府事務。”
“長安行臺,便交給秦王遙領,秦王李象進雍州牧、左武侯大將軍、長安行臺尚書令、西京留守。”
“當今朝臣中忠誠正直的,沒有人能超過秦瑯和魏征,漢朝太子以商山四老為輔佐,朕也依靠二位。”
皇帝下旨。
拜檢校侍中秦瑯為太子太師,太子詹事,加河南尹,晉封司徒。
侍中魏征為太子太傅、太子少詹事,晉封司空。
太尉、檢校中書令長孫無忌為太子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