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齡加太子少師、高士廉加太子少傅、蕭瑀加太子少保。
以同中書門下三品、兵部尚書、并州都督府長史、英國公李績為太子左衛率。
以同中書門下三品、吏部尚書、左衛大將軍、涼國公李大亮為太子右衛率。
中書侍郎馬周、刑部侍郎張玄成兼太子左庶子,兵部侍郎崔敦禮、吏部侍郎蘇勖兼太子右庶子。
翰林院大學士岑文本、御史大夫孫伏珈、諫議大夫褚遂良、黃門侍郎劉洎兼太子賓客。
“今日,朕當百官之面,再次重申。”
皇帝目光掃過群臣,精光閃閃,語氣加重幾分。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這是千百年來華夏宗室制度,也是國家傳承根本,不容有絲毫改變。”
“太子之位,非藩王經營可得,若有藩王敢窺伺者,必棄之。這個規定要勒石刻碑,立于則天五鳳樓前,傳諸子孫,永為后法。”
皇帝這番話斬釘截鐵,甚至語氣中充滿殺機。
“儲君乃國本,藩王不可窺伺,臣子不得挑撥,否則皆棄之。”
這個棄字,含義很深,滿殿君臣沒有一個想試試,誰都明白這是皇帝最嚴厲的警告。
今天這通警告之后,太子的儲君再次穩固了。
曾經實力強勁的魏王黨,經此一擊之后,也是煙消云散,對太子已經構不成威脅了。
王珪嚇死,杜楚客廢為庶人,韋挺貶為太常卿。
連房玄齡都降為了太子少師,之前可是已經加太子太師的。
“今日,朕再定一個規矩。”
“從今往后,三師三公、東宮三師三少,皆位在太子之前,太子見三師三公、東宮三師三少的禮儀,要在殿門外迎接,太子先拜,三師答拜,每道門都要讓三師先行,三師坐下后,太子才能坐下。太子給三師的書啟,前后要自稱名字再加惶恐二字!”
“宰相位于皇子親王之前,皇子親王見宰相禮儀,仿太子見三師。”
“宰相以下三品及以上職事官路遇親王,無須下馬拜禮,當由親王先拜,三品及以上官答拜,禮讓三品及以上官先行。”
“東宮三師三少、四賓,詹事、少詹事、左右庶子、左右衛率等須輪流到東宮與太子講解經典,談論政事。”
“秦瑯,朕將太子托付于你,盡心輔佐。”李世民點秦瑯的將,又對承乾道,“承乾,你去拜見秦瑯,執學生禮!”
殿上。
師生倆目光終于再次交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