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舒翰不顧石堡城堅險,下死命令強攻硬打,三天時間,唐軍死傷萬余,終于拿下石堡城,擒獲吐蕃守軍四百余。
石堡城號稱鐵刃城,其堅險相當有名,當然哥舒翰那次石堡城之戰,數萬大軍其實也并不是只面對著一座險要小山城,當時吐蕃人舉國而守,圍繞著石堡城,其實是有一條完備的防御的,甚至當唐軍來拔除這個重要的釘子時,吐蕃也是發數路大軍來援,雙方在石堡城,和其周邊是展開了連場大戰。
松州寧遠軍在外面的那些堡城守捉,也都是扼守險要,雖說沒有石堡城那樣周圍還有成體系的友軍城堡等,但吐蕃人想輕易拿下是很難的,硬要啃下一座堅固的小山城,比攻一座平地大城還難。
你兵多也沒用,沒地方展開,那些小山城堡壘,大多是選的那種只有一條小路上山,然后三面是崖,山頂一片平地,一夫當關就萬夫莫開。
除非跟哥舒翰那樣硬拿人命去填,否則便只能圍堵封鎖了。
秦瑯也不是那種無情冷酷之人,不會扔下關外的那十幾座堡寨鎮戍衛數千人馬不管,他是很清楚,這場仗不會打太久,吐蕃人又不是真來攻松州城的。
秦瑯還巴不得吐蕃真來攻松州城呢,這本就是吐蕃人的一次戰略欺詐,松州不過是個幌子,虛恍一槍就會退的。
吐蕃人也許會很想拔掉那些釘子,因這這些釘子是他們吞并多彌、白蘭、黨項諸羌的障礙,但是不是首當其沖的事務。
他們先來松州,偷襲敲詐,肯定是想占點便宜,到時好以此來敲詐大唐,也借此威嚇諸羌,下一步再回頭對付諸羌,少不得到時可能還會有什么殺一儆百之類的手段。
諸羌降服之后,他們才可能真正騰出手來對付那些寧遠軍前出的堡寨,到時四下封鎖,就徹底成了孤軍,用不著強攻,也堅持不了太久。
“不要太小瞧吐蕃,那位贊普雖然年少,可別忘記了天可汗十六歲起兵,十八歲便掛帥,當今皇太子也是二十歲年紀便揮兵平滅吐谷渾一國,擒斬敵國大汗,那位吐蕃贊普十來歲便能平定國中叛亂,這些年在高原打遍周邊無敵手,豈是浪得虛名?”
“我知爾等也皆是百戰精銳,但也切勿輕敵大意,吐蕃來勢洶洶,我們須得小心。你們也不用再爭論,我以擬好戰略對策了。”
·······
甘松嶺西面三十里外。
綿延起伏的山巒,蜿蜒轉折的河谷。
吐蕃贊普松贊干布騎在馬上,望著山谷間蜿蜒而行的吐蕃大軍,很是自豪。
宰相尚囊領著一眾貴族簇擁在這位才年僅二十歲的國君身后。
“終于快到松州了,馬上就能看到中原大唐的疆域城池了。”
“唐人驕狂,這次我們揮兵二十萬眾而來,一定要讓唐人知道我們大蕃的厲害。”
吐蕃大軍一路而來,諸羌聞風而逃,沒有一個敢與吐蕃爭鋒,就連那些松州寧遠軍,也全都龜縮退入堡城之中不敢迎戰。
雖然吐蕃前鋒將領有些輕敵大意,連接打了幾個寧遠軍城堡,結果都鎩羽而歸,但也只是個小插曲,吐蕃軍幾次小敗傷亡加起來也不過千余人而已,對于揮師二十余萬眾來的吐蕃大軍來說,這不過是九牛一毛的傷亡,不足掛懷。
年輕的贊普也沒有怎么懲罰那幾位輕敵的先鋒將領,只是給每人賜下一條狐貍尾巴,讓他們掛在自己的頭盔上,以示羞辱,令他們牢記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