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地形的利用之妙,勝過千軍萬馬。
“我聽說中原北方有雁門關,號稱天下第一關,關中又有潼關,也稱天險,難道那些比這還更險要?”
向導點頭,“我經過潼關,也到過代北的雁門關,相比那兩處,這雷打關倒是顯得很普通了,就說那雁門關,那是中原漢人修建的長城關城,是一座關城,周長就有數里,城高數丈,扼守著六十余里的隘道,是城、隘、堡、關為一體的大型防御要塞,潼關更勝,是中原西京東面門戶,常駐千軍萬馬。相比之下,這雷打關倒十分普通,只是借了些地勢,平時常駐之兵也不過數百而已,只有三道隘墻而已。”
一個而已,聽的噶爾東贊暗暗心驚,這么險要的關隘,居然說而已,那雁門關與潼關得有多險要?
山風吹過,噶爾突然覺得有些涼。
因為烽煙早就燃起,所以雷打關也早就已經閉關鎖門,關外的那些商鋪等也早就關門歇業,商販們也都走的一干二凈,噶爾一行人的到來很是顯眼。
關上靜悄悄,但噶爾早發現了高高的關隘墻上和兩面的堡樓中有寒芒箭影。
催馬來到關前。
噶爾向關上喊話,亮出自己吐蕃使節的身份。
咻的一聲。
一支羽箭射在了他的腳下,幾乎是挨著他的鞋頭的,噶爾心撲通撲通的劇烈跳動著。
他強作鎮定,再次大聲報名。
“來者可是小蕃丑戎?”
關隘上一員頂盔守將現身,大聲喝問。
“我乃大蕃使者噶爾東贊,奉我家贊普之命,前往松州吊唁齊公,也給松州城帶話!”
“噶爾什么?”
“噶爾東贊。”
“什么東贊?”
……
什么狗屁名字,沒聽說過吐蕃有這么一號人物啊,在下只聽說吐蕃有個叫論科耳的還有個叫尚囊的,還有你們家酋長叫什么棄宗農?背棄祖宗的農夫?哈哈哈,都是些什么鬼名字?”
“聽說吐蕃貴族非尚即論,你是尚還是論啊?”
這話無疑地故意戲耍他。
噶爾家族本不是吐蕃人,既非論又非尚,雖然噶爾家族一直自稱自己家是高原古代四大氏族之一的穆氏家族后裔分支,可那么久遠的事情本就難以考證。
噶爾家族其實本不是吐蕃人。
在朗日論贊、松贊干布父子引領吐蕃稱雄高原以前,高原上是小國并立時代,以吐蕃、蘇毗和象雄三國最強。
噶爾家族便是蘇毗國的,他家原是蘇毗十二小邦之一的巖波查松的統治者古止、森波杰家族的兩大家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