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爾東贊拍著胸脯道,“給我五千庸,再有三千桂就行了。”
庸桂是吐蕃軍戶民戶的劃分,桂戶就是軍戶,庸戶也是民戶,在松贊干布實行的政治改革里,其實也是有向中原效仿的諸多地方的,比如這桂庸劃分,其實桂就類似中原的府兵制度。
桂戶享受較高的待遇以及特權,庸的地位就差些,打仗的時候桂戶出兵,庸戶也要出丁,負責協從等,甚至擄掠來的奴隸等,一般也是劃在庸里的。
桂戶的軍丁,跟大唐府兵差不多,享受有稅賦等方面的優待,但同時也得自務武器等。
“我給你五千桂,一萬庸,再給你三天時間,你給我拿下雷關。”
松贊干布對噶爾東贊很重用,主動多給了兵丁。
雖然他很惱怒,被那狐貍尾巴都氣炸了,但卻沒有失去頭腦,在仔細的考慮過后,還是讓噶爾東贊帶部份兵馬先上。
以雷關那地形,就算二十萬一起調上去,也根本鋪不開,所以兵多也沒用。
噶爾東贊得了命令,馬上從兄弟那調取兵馬。
噶爾芒相松囊拍著兄弟的肩膀,“有把握嗎?”
“我看那雷關雖險,但兵馬不多,不會超過千人,幾千人馬三天時間沒有問題的。”
“小心一些,唐人實力很強的,秦瓊鎮守松州這幾年,寧遠軍巡騎都駐扎到牦牛河畔了,其夜不收更游奕到了蘇毗腹地,我們的人馬跟他們交手數次,可從沒有討到過什么便宜。”
“大哥也不用太長他們志氣,唐人也只是比我們裝備更精良一些而已,論勇武,我們吐蕃勇士可從不比他們差。如今我們兵多勢眾,松州唐軍卻主帥新逝,此時肯定是士氣俱無,豈是我們對手?”
“你小心一些就好,庸多死些沒事,尤其是那些奴隸,但是桂就得愛惜一些,不到時機不要輕易派出去,知道嗎?”
“尚囊已經老了,吞米·中子甲贊努和瓊波、邦色蘇孜都在覬覦大相的位置,知道嗎?”
噶爾東贊點頭,“那兩人不過是憑著氏族家勢占據高位,論能力哪及兄長半分?”
“氏族家勢還是很重要的,要不然我們吐蕃為何貴族非尚即論?為何會有四大尚族?這次東征,是一支不錯的機會,如今你既然得到了機會,就一定要好好抓住,你還年輕,我將來若能坐上大相的位置,等我百年之后,便有機會將大相之位再傳給你,我噶爾家族,也能成為吐蕃名門氏族了。”
芒相松囊最后又給兄弟拔了一個東岱,都是來自于噶爾家族領地的桂戶精銳,“你帶在身邊,以備萬一。”
當天,吐蕃大軍在距雷關尚有五十里處安營下寨,噶爾東贊領了五千戰兵,一萬民夫,又帶了一千噶爾家精銳為前鋒,去取雷關。
所有人都認為,這是馬到成功的事情。
雷關雖險,但就幾百人守著,再險要也是一道關隘。
噶爾東贊領兵行一日,抵達雷關下。
他沒急著攻城,先休整了一夜。
當天晚上還故意軍容不整,營寨不嚴,就等著關內唐軍來襲,他早悄悄的將噶爾家的一千精銳和三千桂兵埋伏在后,想要張網捕魚。
誰知道這一晚上關上倒是有不少動靜,一會開關一會閉關,一會又是號角一會又是鑼鼓的,搞的噶爾東贊興奮無比,結果一夜沒睡,可黑夜里吵吵歸吵吵,吐蕃營地始終沒等到唐軍。
只是幾小股唐人夜不收摸到邊上,往營里扔了點火把,放了些暗箭,再順便把他們守營的庸給殺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