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官監察御史李義府拜見節帥。”
洛陽來的使者是李義府,當初在松州都督府做過幕僚,后得秦瓊表薦入朝,授門下省典儀,然后經裴行儉引薦給秦瑯,在秦瑯的推薦下升為御史臺監察御史,說來那是自己人。
監察御史雖說只是正八品下,但相對他之前的門下省典儀那從九品官,可謂是連升了三級。對秦瑯也是一直心懷感激的,這次奉令前來,也是一路疾馳。
焚香接聽監國太子令。
“恭喜魏公。”
秦瑯收下太子令,倒沒什么激動的,只能說這旨意其實也在預料之中,畢竟當初皇帝奪情起復讓他臨危受命接鎮松州,現在頂多算是補發了道正式的程序而已。
劍南節度使是最主要的使職,可以統領全局,至于益州大都督改為大都督府長史,兼寧遠軍使這些,都是應有之事,兼的支度營田觀察處置經略使,也都是圍繞著節度使這個使職保證其權威的。
李義府把太子令上沒有直接寫的一些話,口述轉給秦瑯,主要是太子讓秦瑯放手去打,整個劍南道和黨項、西山諸羌的兵馬盡皆歸其節度調動,但劍南以外兵馬,沒有授權。
“朝廷已派涼州大都督府長史程咬金充交河道行軍大總管,要對高昌用兵,所以河隴兵馬這次不能參與對吐蕃的用兵之中。”李義府解釋道。
秦瑯笑笑,倒無所謂,本來安西河西二道兵馬,就算能用,也只是側面牽制,或是趁勢掃蕩一下,于主戰場這邊沒多大關系。
隴右青海二道兵馬,本來倒是準備用來加強河曲的羌部,一起攔截,既然用不了,那也沒辦法。
而山南關中云南等道兵馬,本來也是路遠難援,能調也調不了多少。
“太子與洛陽朝廷諸公商議過后,對魏公很是信任,把劍南都交付給魏公了,太子還說,其它各道的兵馬,朝廷暫時調拔不了,但是可以給劍南道多些兵額,現有的寧遠軍、保寧軍和西寧軍邊,可再增置幾軍,可擴增置四萬人馬。”
太子還讓轉運司直接給秦瑯帶來了一張條子,可在劍南道境內的各常平倉、轉運倉中調拔鹽、糧、布匹等,太仆寺則許秦瑯征用太仆寺在劍南道境內各牧馬監、馬場的馬、騾······
這可都是實打實的支持。
“另外,太子特令,今年劍南道沿邊諸州,特免兩稅一年。”
劍南道有益州大都督府,下面又有松州中都督、茂州中都督府、西寧中都督府,以及維州下都督府、戎州下都督府和瀘州下都督府,二十余州。
“魏公,劍南節度使,除節度劍南道諸七都督府、二十余州外,還可節度云南道諸府州。”
這真有些出乎意料。
李義府主動解釋,說是在武德朝時,云南道本就是歸益州行臺所領的,貞觀朝新設道時,本來也是歸屬劍南道,后來才單獨劃分出云南道。
“黔中呢?”
韓威問。
當初云南與黔中都統稱南中,又與劍南一起并稱西南,所以朝廷把云南劃入劍南節度使節度,那黔中呢?
“本來太子是打算把黔中道與云南道一起劃歸劍南節度使節度的,但有大臣說黔中距離劍南遙遠,又有說魏公如今主要精力得對吐蕃用兵,所以就不把黔中道劃入了。”
“太子后來便說,待殲滅吐蕃之后,再把黔中劃管劍南節度。”
云貴川在地理上確實是一個單元的,畢竟都屬高原嘛,雖說云貴更緊密一些,但此時劍南遠比云貴開發的好,因此附在劍南也是應當。
可如果云貴川一體,那這個劍南節度使的權力就非常大了,畢竟秦瑯任的是節度使還兼了一堆的支度營田觀察處置經略使等銜,不比一般的經略使等,故此有人反對也是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