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別說,來訓練的番兵,一般都還能得到長矛、橫刀、弓箭、戎衣這種武器裝備,發放給他們的這些裝備,是可以帶回家的。
黨項的羌騎,西山羌的山地步兵,都是如今有名的大唐傭兵了。
如這次要打大仗,比平時訓練軍屯多發筆賞錢征調就是了,到時戰利品、賞賜、撫恤多給點,諸羌是非常愿意的。
那些西山羌首領們,原來都得到大唐授封的刺史、將軍的爵位,在改土歸流后,那四十八個刺史倒是都已被取消,不過朝廷還是保留了他們將軍的武職,手底下有著千把戶人,就能有個校尉之銜,有個三千戶以上,就能是將軍了。
若你有萬戶,你甚至能得到一個從三品懷化將軍或正三品的懷化大將軍職,反正對朝廷來說,歸化將軍、懷化將軍本來就是專門授給那些蕃將的。
在這個夏季的尾聲中,松州這里呈現了一副奇怪的現象。
吐蕃軍騎虎南下,既攻不下松州關隘,又不甘心退去,撤退百里,開始就地放牧起來。
吐蕃的使者隔三差五的來松州,這邊也有專人負責談判,朝廷甚至也在后來又派出了太常卿韋挺,禮部侍郎李百藥、戶部侍郎崔仁師組成的一個豪華使團前來和談。
吐蕃一看大唐派出了如此高規格的和談使團,也越發重視,認為自己屯兵不退確實起到了威懾的作用,于是更不能退了,怎么也得堅持到和談達成盟約起誓之后再撤。
秦瑯不參加和談,但劍南這邊也派出了劉蘭成、韓威做代表參加,雙方一直在談,但進展緩慢,主要還是因為劍南這邊的兩個代表,劉蘭成和韓威一文一武,兩人最喜歡無中生有無中生事扯皮挑事了。
經常談的好好的,他們非要雞蛋里挑骨頭,然后節外生枝,搞的這和談也是烏煙障氣,特別是那韓威,一副我就是粗人,我就沒文化,我就流氓怎么了的態度,經常耍橫拍桌子翻臉。
和談進度極其緩慢。
松州這邊,八軍匯聚,整編進度卻一直在爭分奪秒。
游奕和踏白兩軍,甚至已經不斷的派出小股的偵騎出關,繞到吐蕃人后方去聯系黨項等諸羌了。
黨項諸羌這邊的行動則有些緩慢,雖然秦瑯早就在戰前便派人去聯絡召集諸羌集結,但是各部拖拖拉拉,直到松州這邊已經大挫吐蕃軍后,拓跋赤辭啊細封步賴啊這些已經改姓李的首領們,這才終于開始派人持令箭去號召各部前往河曲。
當然,就算再緩慢,也終有集結起來的這一天。
時間已經進入到了七月末,松州天氣依然涼爽,吐蕃人卻很不耐熱,都早盼著要回去,只是這和談雖說進展緩慢,但也確實一直是有進展的,這讓松贊干布只能按著性子繼續等著。
好在唐軍這段時間沒有發起過進攻,兵馬不出關,讓吐蕃軍可以在關外從容的放牧,夏季的時候,到處都是牧草,黨項羌等逃跑后,倒是讓吐蕃的二十萬眾和趕來的那些牲畜不用擔心牲畜無草可吃,人馬無糧可食。
“黨項八部,已集結八萬戰士就位于積石山下。”
七月最后一天,黨項最大的拓跋部的首領,也就是朝廷所授的靜邊都督李思恭帶著一眾黨項羌首領趕來了。
同行的還有白蘭、多彌等羌部首領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