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快馬加鞭的趕往河曲,不辭辛苦的清點了所有的腌制起來的吐蕃首級,甚至去查看了那些無首的尸骨京觀,又清點了俘虜,戰利品,提審了許多俘虜的貴族將領等,對唐羌兩軍的許多軍官士兵進行采訪·····
反正是非常認真,這支宣慰使團來自洛陽三省六部以及御史臺等諸多衙門,由眾多官吏組成,聯合調查。
但最后他們派快馬回報朝中,卻是驗證了戰績屬實。
當然,他們也查出了一些不實之處,比如二十萬并不全是陣斬,其中起碼有四萬是殺俘等一些問題。
這個報告傳回洛陽朝廷后,又是引起了巨大的震動。
沒有人想到,還真就把二十五萬吐蕃軍全殲了,雖然沒能擒斬吐蕃王,可這戰績,已經是貞觀,不,是大唐開國以來最大的勝仗來,論交戰兵力之巨,殲敵斬首的數字,都是最大的。
當年李世民東征西討,圍洛陽,戰虎牢,也不過是十幾萬的規模,打突厥,卻也只是防御為主,能擊退就不錯了,后來滅東突厥,也不是殲滅戰。
倒是秦瑯當年滅吐谷渾伏允一戰,也是場驚人的殲滅戰,但當時無論是交戰兵數還是斬首數等都是遠不如這次的。
有人驚嘆秦瑯果然不愧是百姓公認的護國戰神。
但也有人馬上彈劾說秦瑯殺俘,濫殺等等。
秦瑯在不久后押送俘虜入京,獻俘闕下。
再然后,秦瑯以戰事結束為由,辭去所有職事,回到長安為父丁憂守喪。
雖然承乾想留秦瑯在洛陽朝中輔政,可秦瑯的理由也很充分,先前那是大敵入侵,他剛好在松州,于是才臨危受命,接受了皇帝的奪情起復,可如今戰事即平,他當然應當繼續去職丁憂,這是盡人子之孝。
秦瑯沒有理會朝中的紛紛攘攘,辭去一切職務回了長安,閉門謝客,麻衣布鞋,讀書著說。
“吐蕃大使是論科耳,松贊干布的叔父。”
“臣知道此人,吐蕃九大臣之一,三尚一論王公會議里的那一論,當年朗日論贊被毒殺后,正是此人與娘尚囊還有瓊波邦色一起聯合輔佐才十三歲的松贊干布繼位平亂的。”秦瑯道。
“吐蕃使者倒是姿態低下,稱愿意以后年年納貢,并同意孫波自立。朕想聽聽你的意見?”
孫波,也叫森波,也叫蘇毗,反正一個地方多個譯名,做為曾經高原三雄之一,蘇毗也是拉薩河流域的舊主。
吐蕃吞并蘇毗也就是在朗日論贊時代,其實到現在也不過二三十年時間,秦瑯在河曲殲滅了吐蕃二十五萬人馬后,吐蕃可以說是有了亡國滅族之危。
雖然秦瑯沒有趁機追擊到邏些城去,可他讓娘氏等附唐自立,卻更加要吐蕃的命。吐蕃本就只是山南小邦,是一步步的從山南對外擴張,吞并了無數高原上的小邦才有了今天這衛藏之主的氣度,甚至還壓制象雄等。
可如今秦瑯俘虜了大批的吐蕃貴族,勸說他們自立。
娘氏剛被松贊干布一口氣誅殺無數,這會自然是要抱大唐腿反吐蕃的,有娘氏帶頭,韋氏、農氏等蘇毗舊臣們這會自然也是動搖了,當年吐蕃強盛,他們反蘇毗主動投奔吐蕃,如今兵敗大唐,大唐讓他們自立,還給他們冊封授職,這些人當然沒有什么不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