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控制了天山以南,實際上也就是進一步擠壓了西突厥再次崛起的可能,不讓西突厥今后再有威脅大唐的機會。
中午。
就在渭河的冰上,秦瑯殺魚做飯,招待皇帝和幾位老臣。
鯉魚焙面,刀鰍鉆豆腐,魚羊鮮鍋,蘑菇燉雞,還有綠豆芽和青菜,秦瑯的廚藝一如繼往的好。
飯菜做好,冰面上的帳篷里,烤著爐子吃著飯菜,倒是十分悠閑愜意。
李世民吃的很滿意,心情很高興,當著幾位元老大臣的面,他也忍不住夸張起洛陽的太子承乾來。
說承乾這年來在洛陽監國表現的非常好,很沉穩。
今年初雖然賢后長孫崩逝,戰神秦瓊病亡,可朝廷卻打贏了三場國戰,年初太子滅吐谷渾于青海,秦瑯再于劍南大敗吐蕃,全殲其二十五萬眾,陣斬二十萬,打的本來是高原一霸的吐蕃如今是分崩離兮,被迫稱臣納貢,諸羌對大唐也就更加的忠心。
而西域這一戰,雖然可以稱是兵不血刃不戰而下,但卻也把敢于不服朝廷的欲谷設和高昌滅掉,不安穩的勢力清除了,西域的各國和西突厥各部,也是被震懾的明明白白的。
此兩戰過后,大唐新增了青海道、西昌道和天山道三道,臣服歸附的羌胡蠻夷百萬不止,拓地數千里。
而這一年,李世民一直在長安,并沒怎么插手朝政,太子監國卻還能取得如此成績,李世民如何不感嘆心慰呢。
“青海、西域、西川、南中、嶺南皆定,朝廷下一步,得收拾漠北薛延陀了,再下一個便是高句麗了。”
皇帝喝了兩杯燙的黃酒,不免意氣風發,透露出了未來目標。
薛延陀肯定是得收拾的,而高句麗更不用說。
在座的幾位老臣,卻沒有人勸諫反對,其實對大家來說,以大唐如今的實力和威勢,不趁現在把這兩威脅清除,難道還非要留給子孫后人?
朝廷如果沒那個實力,大家當然得勸,可既然有這實力,當然還是得打。
國威是打出來的,疆土更是打出來的。
“漢之西域,大唐今已收復,然漢之遼東,大唐還未收復矣,朕得開始著手準備了,不能把這事留待百年之后,讓子孫后世為難也。”
秦瑯沒搭話,他并不反對,也不積極。
早晚要打,也肯定能贏,除非如楊廣那樣格外的作死,非要瞎指揮,他不積極是因為如今他立的功勞夠大了,尤其是戰功。
他平過大唐最后一個割據反王梁師都,也招降了代北苑君璋,此外滅吐谷渾斬伏允可汗,平黨項、敗吐蕃,征南蠻,開流求,鎮南中····
戰功赫赫,威名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