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來探險的船員選擇在河口的這洲上建起據點,砍伐來樹木建起柵欄,挖了壕溝,建了箭塔、了望塔等,又建起了屋舍、倉庫等等,雖然很小,但卻也是五臟俱全,尤其是防御效果不錯。
這是一座很有武安府騎士堡風格的小要塞據點,此時上面還留有一百來人,他們看到船隊到來,遠遠的吹響了號角,打開了寨門跑到簡易的碼頭迎接。
巴石河水平緩,河面有百步寬,船隊緩緩的抵達小碼頭,大船放下小艇,送人上岸。
秦瑯跳下小艇,登上棧板,看著面前的這個簡陋的據點,卻是滿懷期望。
“選擇這里建立據點,也是因為島蕃蠻夷的襲擾,我們最開始是在河口南岸建立了據點,后來被襲擾后我們便遷到了這島上,這小島四面環水,比較好防守。”
秦瑯也覺得這個選址不錯。
淘金者從船上下來,站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一個個東張西望,當他們看到這里的這座簡易卻又很有熟悉的武安風格的要塞據點時,更加震驚。
好在有船長介紹,說這是昆侖號回去后,秦家買下航圖后,派出的先遣隊建立的,方便大家落腳。
船上的人都下來了。
然后接著往下運武器、食物甚至是雞鴨牛羊馬狗貓等各種活的畜生。
既然是要殖民,肯定得做長遠規劃的,甚至除了這些活物,還帶了各種糧食、蔬菜種子,來了后除了淘金,肯定要在這里墾荒種地的。
此時是貞觀十五年的正月,但比起太平港來仍然要熱許多,這里完全就是夏天。
有些在船上憋了半個月的家伙,甚至直接就先脫光了衣服跳到碼頭河里洗起澡來,更有那急性子的,聽說這河叫金沙河后,便立馬準備淘金了。
藍天,白云。
青山,綠水。
有人覺得這里跟太平的下龍灣有些像,風光都旖旎。
不過更多的人關心的還是,這里究竟有沒有遍地金銀。
寧靜的海灣,被晚霞染成一片金黃,真美。
三千人上岸,登時讓那個小據點顯得有些擁擠起來。
好在這次來的船多,除了載三千人來,還帶來了各種各樣的物資,眼看著要天黑,船長們立即指揮起眾人開始從船上把帳篷等運下來,在要塞里先搭上帳篷。
天還沒黑,可蚊子卻已經出現了。
海風習習,海浪聲聲,椰樹搖曳。
秦瑯騎上馬,在小島上巡視。
沒一會,便巡完一圈。
這個江心洲很平坦,其實完全容納的下新來的三千人。
張超打量著這片地方,“這就是三郎想要開荒的地方?”
“嗯,不覺得這里很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