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可以規避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比如在這島上,就有布面甲、皮甲等鎧甲的生產作坊,有橫刀長矛弓箭盾牌甚至是陌刀、大弩的生產作坊。
雖說作坊都只是小作坊,規模不大,但確確實實是有生產武器能力的。
這些弓弩陌刀鎧甲等可是沒誰敢在大唐境內私造私擁的,否則就是死罪。
一甲頂三弩,三甲進地府。
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但是呢,各家跑南海,又或在南蠻中捕奴啊、挖礦啊、劫掠等等啊,總得需要武器裝備的,所以怎么辦?
就打擦邊球,朝廷那邊,自然有各家的代表幫著打點的。
基本上只要這些傭兵團不拿著武器裝備出現在大唐境內,朝廷也就睜知眼閉只眼當不知道。
至于林邑等海外藩國,他們既管不了,也不想管。
甚至如林邑本就跟這些傭兵團關系極好,打真臘什么的還都靠這些傭兵呢,連女王的王宮的禁衛中,都有這些高價雇傭來的傭兵。
傭兵們只認錢,只認契約。
訂了雇傭契約,絕對把事情辦好,絕對護衛好女王。
秦家這些年在海外,這些明的暗的勢力不少,傭兵團啊、捕奴隊啊、什么海商啊、鏢行啊,打著各種旗號名目,在海外有不少據點,人馬比較分散,但若全加起來,實力不小。
這次老黃直接就從各地抽調集結起了一支五百人的人馬,還是輕騎兵。
這樣一支人馬,完全可以掃蕩周邊幾百里的島上土著了。
“干脆把這些島蕃都抓來做奴隸好了,我們這不是也需要人手嘛,筑城修路墾田挖礦建作坊,哪哪都缺人啊。”老黃道。
秦瑯卻并不急。
“先慢慢來,多試著接觸接觸。”
“三郎你怎么想的?”
“我并不想做一個屠夫,上島就到處屠戮島上的原住民,只要他們愿意合作,我們可以尋找更好的共存模式。”
秦瑯想用一個更溫和一點的方式殖民統治原住民,把他們吸納進來,融合他們,圣賢有言,夷狄入夏則為夏,夏入夷狄則為夷。
這個觀點秦瑯還是比較喜歡的,諸夏還是蠻夷,最關鍵的區分還是文化,就如鮮卑人,以前是胡人,可如今不也完全入夏成為華夏一員了嗎?
當一個蠻子完全接受了華夏漢文明后,不出幾代,他們就徹底成了漢人一員了。
老黃聽了這個,也只是哈哈一笑。
“那我先替三郎去拜訪一下這些土人,先禮后兵,先給他們送些禮物,若是有那不識趣的,到時再鎮之以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