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帶來了不少工匠。
這里有好多項目都在等人和物資,農場要擴大,需要更多的牛馬和奴隸,也需要更多的犁鋤等農具,更別說還要建起碾房磨坊,要利用河流修壩,利用水力來帶動碾磨,以提高效率節約人畜。
畢竟現在這么多人了,吃喝消耗大,盡量還是在島上耕種補給最好,但收獲的糧食需要加工,碾殼磨粉這些看似簡單,其實也很費事的,更不用說如果農場擴大,這必要的水利渠道也是得修的。
大家不能跟島蕃一樣純靠天吃飯,粗放式耕種,得有效率。
金銀堡做為一期工程還剛開始,但碾房磨坊,簡易的鹽場、陶器窯、磚瓦窯啊、木料廠啊、采石場啊、采砂場啊,甚至是初級的鐵匠鋪子之類的也得要有。
畢竟這里雖說借風十天就能回一趟,一個月起碼能來回一次,但運輸還是很不便的,要想長遠發展,最基本的民生類的東西,還是得有自己的生產制造能力,而一些鐵器等工具,也起碼得有個基本的修理能力。
秦瑯感覺現在玩一個軍事策略養成游戲。
老黃對秦瑯的決定,從不懷疑,雖然他覺得這地方不錯,但隨便安排點人來慢慢發展經營就是,根本用不著這么重視,但既然秦瑯決定的,他就不再去想,而只是考慮如何配合執行。
“你南邊那相好的也來找你了,還帶了六郎和九娘,可惜你不在,人家別提多失望了,還以為是你躲在下龍灣不肯見人家呢。”老黃呵呵道。
“林邑出什么事了嗎?”
“那倒沒有,林邑這幾年挺安穩的,自復辟之后完全依附于大唐,年年稱臣納貢。而且人家開放貿易,也大興工商海貿,確實也跟著賺了不少,反正林邑國中的貴族們都挺喜歡眼下局面的。先前那位真臘王子犯境,被咱大唐出兵協助擊退后,就不敢再來了。”
不打仗,國內安穩,貴族們能放手賺錢,百姓其實也相對安穩的。而林邑完全仿照大唐進行的全面制度的改革,從朝廷組織到律法、稅制、兵制全面效仿,帶來的好處就是稅賦等征收更加合理了些。
百姓們頭上的負擔確實明顯減輕了,尤其是多年沒再打仗,更是與民休息。林邑這幾年的實力那是蹭蹭蹭的上漲。
“女王是帶王子北上,去泰山參加封禪大典的。”
“哦。”
“遺憾錯過了吧?”
“那倒沒。”
秦瑯在武安呆了三年,每年都會跟女王悄悄會面兩三次,有時是在海上會面,有時是他南下到邊境,有時則是女王偽裝身份來武安。
兩人關系還是保持的不錯的,女王這幾年也還一直保持著單身,反正林邑和大唐都知道,女王早就和秦瑯一起過,而且兩人還有一對兒女,女王還賜封秦瑯林邑攝政王、守護者的稱號的。
要說林邑這些年發展的這么順,秦瑯跟女王的關系,其實也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的,尤其是對嶺南的商人們來說,完全就是把女王當成自家人,把林邑當成自家后院了。
“我這次帶來了五百家丁,還帶了馬來,要不要我出馬把附近的蕃子都掃蕩一遍?”老黃問。
“用不著。”
自秦瑯上島以來,倒是跟這些島蕃呈現出一副奇特的和諧共處的畫面。至今雙方都沒有發生過沖突,甚至沒什么實際的接觸。
島蕃在不斷的搬遷遠離這片河口海灣,遠離這些乘著巨船騎著猛獸的陌生人。
“放心,我這五百人很難打的。”
這五百人馬并不是直接從武安府調來的,畢竟如今的武安府已經是朝廷接管了,秦家和他的封臣們也沒有了擁兵的特權。
這些人馬,實際上是在南海的島上調來的,他們名義上是一支傭兵團,在海島上建立營寨基地,所在島是在林邑國管轄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