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瑯三十出頭,卻戰功著著,他的戰功還都是從武德九年開始的,這十五年來,論軍功戰績,無人能出其右。
李靖這樣的大帥,可戰績也主要是在開國之初,平定東南,以及武德后期,鎮守河朔邊疆,然后在貞觀初敗東突厥后也就退下來養老了。
李績等許多大將,也都是安穩十多年了。
貞觀朝比較活躍,戰功較多的將領,首推秦瑯,然后是柴紹、程咬金、薛萬徹、牛進達、蘇定方諸將。
廳中一眾大臣都望向皇帝。
秦瑯本來確實是東征掛帥第一人選,可誰也料不到這位魏公,松州大敗吐蕃后,辭職丁憂,然后就不肯再回朝了。
都閑了好幾年了。
“圣人,秦相能回來嗎?”長孫無忌也問。
“朕已經派許洛仁帶百騎去武安州接人去了。”皇帝端起紫砂茶壺給自己倒了杯茶,聲音平淡的道。
不過大臣們卻都聽到這話里有幾分惱怒。
看來皇帝也是沒法淡定,真的惱了。
房玄齡卻還在追問,“就怕許將軍未必接的回來,戰事在即,總不能主帥卻一直空缺吧?”
長孫無忌聽出房玄齡話中之意,這是想換帥。
“既然許洛仁都奉旨帶百騎南下了,要不了多久肯定能接回秦相公的。”
“圣人之前可是已經下過許多道征召魏公還朝的旨意了。”房玄齡不客氣的反駁。
這兩位宰相你一言我一語,唇槍舌劍卻是互不相讓,不知從何時起,曾經親密戰友的二人,如今成了朝中水火不容的關系。
太子承乾站出來勸說兩人。
“二位相國勿爭也。”他轉向皇帝,“兒臣以為魏公并不愿意為東征之帥。”
關于這點,其實李世民心里也是清楚的,至于說秦瑯為何不愿意掛帥,基本上大家都心知肚明。
秦瑯的功績足夠高了,他根本不需要再去領兵東征,人臣功績太高并不全是好事。
秦瑯這些年,越來越滑頭了。
“太子有何建議?”李世民問承乾。
“兒臣以為,圣人當別擇大將為帥,且當早下決定,然后再通知秦相,召他回京與長樂公主大婚。”
李世民對太子點了點頭。
“秦瑯與長樂的婚事確實不能拖了,若讓秦瑯掛帥東征,那這婚事豈不是得一拖再拖?朕總不能耽誤了長樂,這樣吧,這次東征就不用秦瑯掛帥了,讓他先回來完婚,婚后就留京輔佐承乾監國,順便多陪陪長樂。”
皇帝緩緩又道,“至于東征主帥,朕打算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