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下來,早打服了,不服的也被迫西遷遠走。
“安排好了就好。”
廣南道有鎮南大都督府,這十幾年來,從原來只有核心交州一地掌握,到如今威鎮南疆,麾下不僅有靜海、順化等諸軍,軍額三萬六千,可謂是兵強馬壯。從武德時交州沒有一個折沖府,到如今的三萬六千鎮戍邊軍,也能看的出朝廷對交州的重視。
貞觀朝以來,從交州總管府到安南都護府,再到鎮南大都督府,甚至連疆域也擴大了數倍,不僅把原北面山區的諸俚獠蠻夷征服,將句町擊滅,并沿紅河向上游擊敗和蠻,打通了入云南水陸通道、商路,接著又往南奪取了象林數百里地。
鎮南大都督府之地,比武德朝時擴張了好幾倍。
而憑著海貿工商之利,憑借氣候土地之利,鎮海大都督府養著幾萬兵馬,不但不需要朝廷拔一分軍費,完全能夠自給自足,甚至每年糧食、賦稅上繳越來越多,這里已經成了朝廷穩定南疆,進而對云南、黔中、廣西影響的關鍵之地。
就如現在,廣南不僅為朝廷穩定南疆,甚至在征遼開始時,還能抽調大量兵力、錢糧等支援。
一個象林都督府就抽調出了三千人馬,而交州都督府、武安都督府、句町都督府也紛紛抽調了兵力到港口來。
“林邑國也派了三千人馬來,他們原本還想派一支象軍來,我們勸說遼東苦寒,大象難以適應,他們才勉強做罷的。”
林邑女王如今還在中原朝拜天子,聽聞東征,他們果斷的就派兵北上。
這種忠心的藩屬姿態,不得不說還是挺讓人驚訝的。
不過既然來了,總沒理由拒絕,雖說大唐并不缺這三千人,可這是藩屬國的一片赤誠,不能寒了人心。
“兵力是否超了?”
秦瑯在太平港等了幾天,見到來的兵馬越來越多,也不由的咋舌。
象林都督王玄策帶來了三千象林兵,然后林邑又出了三千兵,接著武安府這邊,秦家的一眾封臣也都跳躍報名,志愿從征。
這些人這幾年也是有些憋著了,自從秦瑯交出了武安都督府的大權,由朝廷流官接管后,這些封臣們雖然也都得了朝廷授的勛或是地方團練職,可終究不比早前,能夠自由的開拓。
這些年全都轉而經營領地,開拓商業,口袋里的錢是越來越多,領地越來越繁華,但終究不比過去那種自由瀟灑。
以前他們就是武安的領主,軍政司法稅賦全都他們說了算,如今卻已經管不了事,頂多是行使下監督權罷了。
“不求縣官勛賞,惟愿效死遼東!”
“我們志愿從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