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的唐船終于再次出現。
甚至比以往還要多的多,白帆點點如云。
一條條巨大的寶船劈波斬浪而來。
“戰艦!”
“北洋水師。”
建安渤海灣,大清河口,這里因建安貿易而興,沿海依河口建起一溜碼頭,遍地倉庫,在不遠處則是連綿幾里的窩棚,這些都是碼頭上做苦力的力夫們居住之地,建安貿易和走私的興盛,也造就了這個碼頭的繁榮,還有無數的碼頭力夫,甚至許多在碼頭討生活的人,賣茶飲湯飯的,做牙行中介的,也有做那皮肉生意等等的。
這些天因為唐船不來,這里倒是冷清了許多。
靠著碼頭吃飯的那些貧民力夫們頓時失去生活來源,許多人只能夜盼日盼著唐船再來,一邊苦盼一邊也地里挖點野菜,或是下海下河捕撈點魚蝦之類的。
當海船東來,碼頭上是一片歡呼聲。
可緊接著,歡呼聲里夾雜了些驚惶不安。
戰艦。
打頭出現的居然是唐北洋水師的戰艦,渤海灣早就如同北洋水師的內港一樣,自由出入,不受半點限制,高句麗人也早放棄了對海上的想法。
近海的漁船,或是跑海的商船,也從不敢招惹北洋水師半點。
甚至所有高句麗的船,不論是漁船還是商船,只要下海,都要提前向水師報備,每年先要從水師申請到一面北洋水師頒給的旗幟,拿到捕魚或是經商許可執照之后,才能下海。
否則北洋水師可隨時隨意攻擊,且不負任何后果。
當然,若是走私船,還得繳納更高額的費用。
總之,平時北洋水師的船也經常會在建安海邊出現,甚至有時還會到這里來巡視補給下什么的,大家見慣不慣。
可問題是,平時來的都是那種輕便的巡邏艇。
大戰艦是不會靠近建安的。
而眼下放眼望去,遮天蔽海出現的全是大戰艦。
福船、寶船。
看著這些三桅甚至是四桅的巨大戰艦緩緩逼近,碼頭上的人終于慌了。
有人想起之前烽煙,想起唐軍進攻懷遠。
“唐人來攻城了!”
有人扯開嗓子大喊,如喪考妣。
所有人開始四散而逃。
窩棚區的那些貧民們開始呼兒喚女,攜老扶幼的往建安城里跑。
秦瑯站在甲板上,看著那混亂的場景。
不需要他指揮調度,由三大艦隊組成的混合艦隊迅速搶灘登陸,其實都不用搶灘,碼頭現成的,可以依靠大船。
各艦有序靠港停泊。
輕騎兵牽著馬上岸,迅速整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