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尉真是好大威名啊。”
隨駕負責糧草的太常卿韋挺在一邊咋舌道。
李世民目光望向他,卻只是哼了一聲,韋挺低下了頭。
程咬金親自領兵上前接收城防。
白巖城雖不大,卻很險要,城中軍民加一起不到兩萬,還有大半都是堅壁清野從附近鄉村遷進來的百姓。
此時一齊隨著孫代音投降。
孫代音讓手下將他五花大綁了出城來降,跪在城門前,手下捧著城主的印信關防,還有白巖城的戶籍、版圖等名冊。
老程代表天子接收,然后讓人把孫代音送到皇帝面前。
“三郎你一句話,勝過二十萬兵啊。”
秦瑯卻只是呵呵一笑,“白巖城不過是孤城一座,之前還寄希望于烏骨援兵,如今援兵已敗,他還有何僥幸的余地?投降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跟我沒多大關系的。”
“關系還是很大的。”老程捋著胡須,“三郎你有沒覺得這次東征,有些過于順利了點?”
“照這態勢,咱們不出十天就能再圍安市,頂多半月就能拿下安市城,然后就可以班師還朝了?”
“不出意外的話應當是如此!”秦瑯道。
天氣越來越涼,雖然出征時唐軍也已經攜帶了冬裝,但遼東的寒冬可不是一件冬裝就能抵御的。
大雪一下,到時冰河封凍,千里雪封,是沒法做戰的。
因此最好的結果,還是留下部份兵馬駐守已攻下的幾座大城,然后其余部隊撤回中原。
幸好如今繳獲了許多糧草,留守無憂,否則若是沒能攻下大城為過冬據點,或是奪下之前高句麗人先把糧草全燒了,那么大唐就只能先全軍班師,明年再來。
這樣的話,明年可能還得再攻一遍城,雖說經此一役,高句麗軍力大削,但這些城攻起來還是很麻煩的。
這次的戰役,確實順利的不像話,老程這種打起了十二萬分精神的悍將,原以為會遇到激烈的抵抗,但沒想到,這就跟他之前征高昌國一樣,輕松的超出預料。
大有集中了全力,狠狠一拳砸出,卻砸到了棉花上的感覺。
秦瑯倒覺得這很正常。
戰爭這個東西很多時候都是這般的。
回頭分析,能發現導致如今戰況的原因很多,比如說大唐準備多年,又是皇帝御駕親征,還有大唐早大多年前就拿下了卑沙這座重要軍鎮為據點。
再比如高句麗人精心打造遼東千里長城防線,自以為堅固,因此不免有些大意。
再比如高句麗國中,權臣莫離支淵蓋蘇文與國王高建武關系水火不容,矛盾激烈,保王派和淵氏一黨對立,也讓高句麗有些混亂。
而大唐多年的滲透也是在關鍵時候發揮了許多作用,如高信文雖是被突襲俘虜后才投降的,但他在被俘后也確實是沒多少反抗之心了,建安城的百姓商人們更沒多少抵抗意志。
關鍵時候,淵蓋蘇文這樣的主帥,還臨陣逃脫,否則遼東城也不可能這么容易就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