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他來說,皇帝的這次授勛封土計劃,其實也就算是先前世封制的細化或是普及版,之前的世封只限于實封國公以上功臣以及皇家宗室,而現在則要普及到獲勛的所有勛官階層。
只是勛官們得到的勛土要少的多,從幾百畝到幾千畝不等。
當然,連十二等勛官都能得到勛土,那大唐九等爵位,自然也都能得到一份更大的爵土。
可這些對秦瑯的吸引力都不大。
有了呂宋這么大一塊治外之地,遼東那幾百幾千畝的土地,還如何能吸引的了他?
“前面怎么有歡呼聲?”
“好像是監國太子抵津了!”
······
臘月初一日,太子自定州抵達天津,皇帝披著那件褐色袍見太子,完成了自己當初的諾言。
“兒臣請圣人賜下此袍珍藏!”
李世民笑著應允。
父子倆相別幾個月,這會再見,居然感情大好,之前的許多隔閡別扭似乎也都消去許多。
當夜行在御宴。
眾功臣百官賜宴。
天津城物資豐富,御宴也十分豐盛。
隨太子趕來的知中書省事魏征也沒有規諫天子奢華,誰會在天子親征遼東大勝的情況下壞氣氛呢?
相比起此等大捷,收復失陷二百余年的遼東城等,這算什么。
更何況,做為河北地主,崔盧鄭李幾家誰小氣?尤其是天子再次揚威之時,各家都在比拼財力,他們向行在捐獻了無數物資,一個賽一個的在向天子展示忠誠。
這些千百年的豪門士族,此時在天子面前卻無比的溫馴,溫馴的跟貓一樣,不斷的在天子腳下磨蹭著,甚至翻個身露出肚皮來。
幾家現在沒有半點對抗天子的想法和膽量,他們只想著如何能夠讓自己也進入大唐的決策中樞。
五姓七家,連大唐政事堂都沒有一席之位,如何敢稱門閥?
雖然他們這些年通過聯姻等,也支持了幾位宰相,但那如何比的上自己家的人坐上相位?
為了一個相位,他們不惜一切。
只可惜他們的這些想法,早被李世民看透了。
那位了不得的君王,故意在釣五姓七家的魚,既用又壓,就是不讓他們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