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李祐,李世民是真的失望致極。
“秦瑯,你本來即日要出京南下,你便代朕走一趟!”
皇帝命秦瑯為討逆平叛大總管,召黔中、廣西、安南、云南、劍南、山南、湖南七道悉聽秦瑯節制調度平叛。
并任命已在半路上的刑部尚書劉德威代東寧府都督府長史之職,命張士貴為秦瑯副將從征。
沒有張士貴為主將,原因是張士貴之前為東寧都督府長史,負有對李祐的監督教導之責,如今李祐造反,張士貴也有責任,讓他隨軍從征,是給他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
秦瑯并不愿意接這差事。
可李世民卻不許他拒絕。
“朝廷東征西征兩線做戰,黔中不能亂,必須迅速平定叛亂,你給朕把那逆子擒回洛陽來,還要狠狠威懾那些蠢蠢欲動的黔中蠻酋,對于跟著造反的,狠狠殺幾個。”
皇帝越說越氣,“若是那逆子敢負隅頑抗,朕許你先斬后奏。”
“若有擒斬此逆子者,朕賜封其郡公之爵,賞黃金千兩!協從者也并皆有賞!”
連擒殺這種話都說出來了,皇帝是真怒了。
都說虎毒尚不食子,可皇帝卻是不想保全李祐了。
那邊一直面無表情的太子承乾,在聽到這番話后,也終于不再淡定。
“父皇,五弟也只是一時犯錯,還請父親下旨,令官軍切勿傷及五弟性命,定要將他完好無損帶回洛陽,好好教導令其悔過!”
李世民咬牙切齒,“那叫一時犯錯嗎?那逆子就差沒自稱天子了,他把朕把你這父兄放哪,把國家朝廷放哪?”
李祐觸犯了李世民的底線。
做為天子,李世民是少有的善待功臣的皇帝,只要你不造反,就算犯再大錯,一般也都能得到原諒,最多也就是貶官,但一般也會得到起復,最差也能保全性命的,頂多就是丟個官而已。
可如果造反,那不管你是親兄弟,還是老伙計,李世民是絕不能原諒的,這條紅線不可逾越。
當初宗室里的李瑗等幾位王爺造反謀逆,李世民都是狠下殺手。
如今李祐敢公然造反,而且還不是在謀亂階段被發現,而是已經公然扯旗舉兵了,這種情況下,李世民絕不能姑息容忍。
“父皇,兒臣愿意親自去一趟黔中,將五弟帶回,令其在父皇面前懺悔!”
“放肆!”李世民氣的怒拍御案,“此事豈容兒戲?”
太子越是求情,李世民越堅定要殺李祐之心。
秦瑯冷眼看著,他懷疑承乾是故意在激李世民,目的就是借刀殺掉老五,畢竟老五造反,不僅是造他爹的反,也是在造他這個儲君的反。
這種人不殺,留著以后肯定還是個禍害,借爹的手殺了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