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大學士只算是專典機密的皇帝御用筆桿子,相當于以前的中書侍郎,雖得信任,隨侍御前,可論起權力來,還未必就比現在的中書侍郎強。
曾經做過中書侍郎加過同中書門下三品拜過相的許敬宗,心中渴望能夠再度拜相。他不是秦瑯,做不到對宰相之職的輕視。
不過想想如今朝堂上的明爭暗斗,他倒覺得秦瑯似乎更有先見之明,早早離開朝堂,躲開了這些麻煩。
皇帝如今經常游幸行宮,不理政事,軍國政事皆委于太子監國,政事堂宰相們輔佐。
沒有了皇帝在朝,宰相們斗爭的厲害。
長孫無忌與房玄齡之間的斗爭如今越來越激烈,他相信只要李義府把他炮制的劉洎的黑材料透露到了褚遂良的手上,褚遂良一定會好好利用,徹底的整死劉洎。
褚遂良現在是長孫無忌在朝中的堅定盟友,這位也曾經短暫的投過魏王黨,跟房玄齡劉洎等是一個陣線的,現在卻絕對愿意為長孫無忌沖鋒陷陣,把劉洎斬落馬下。
朝爭激烈到要你死我活的境地,可知兇惡。
可許敬宗不僅沒有畏懼,反而覺得興奮,他覺得秦瑯雖然有先見之明,卻明顯懦弱。
怕什么?
男子漢大丈夫就得與天斗與人斗。
權勢地位都是斗出來的,哪有別人讓出來的。
上次見過太子之后,許敬宗已經暗下決心,要跟長孫無忌等慢里畫一道界線了。
至于房玄齡,就更不能碰。
盡管皇帝對房玄齡依然信任有加,太子平時也表現出對房玄齡無比的重用,但僅劉洎這事上所透露出來的東西,已經太多太多。
太子絕對不是個健忘的人,恰相反,太子明顯是個非常記仇的人。
對劉洎的痛下殺手,代表著太子狠辣的一面,他或許不會碰房玄齡,但也僅是還沒有能力動他,若是有能力,他毫不懷疑太子會狠狠的徹底清算房玄齡,以報當初他背叛自己支持魏王一事。
······
太子親自召見了高句麗使者,國王世子莫離支高任武,對高句麗的請罪懺悔態度表示了認可。
“孤許了!”
太子殿上,當眾許了高句麗的請罪求降。
條件也簡單,高句麗向大唐請罪納貢稱臣,以鴨綠江為界線,遼東之地包括遼東的軍民財產等一切,皆歸大唐。
以后高句麗每年向大唐納貢黃金千兩,白銀三千兩,女子百人,馬千匹,參三千斤。
本來高任武還想請求大唐允許高句麗把遼東的百姓軍民等撤過鴨綠江,但承乾不許。
條件就是以鴨綠江為界,然后稱臣納貢,別無其它,不得討價還價,沒有余地。
“聽聞高句麗大對盧泉蓋蘇文跋扈驕縱,無人臣之禮,不知道你們可否能夠清除此逆臣?若是有困難,大唐愿意提供幫助,可從登州直接發水師數萬渡海直抵平壤,為高句麗王清君側也。”承乾笑道。
高任武趕緊表示不勞煩大唐宗主費心擔憂,他們自己便能解決。
“能自己解決當然最好,我們也無意插手你們的家務事,但是,切勿小心,莫要被奸人反噬,孤言盡于此,你們好自為之吧!”
承乾還封了高任武一個平壤縣公、懷化將軍的爵職,然后讓鴻臚寺派官員隨使團回平壤,并命登州的水師派船和士兵護送過海。
使臣跪謝退下。
房玄齡、長孫無忌領頭恭賀監國,不費一兵一卒,便徹底拿下遼東兩千里之地。
“此皆圣人之威,大唐之威,征東將士之威也!”
“派人敦促遼東頑抗高句麗人盡快投降,待其降后,把這些頑抗者,全都押回中原,打散遷往西域、嶺南諸地實邊。”
“戶部要加快從中原遷移人口去遼東開拓,兩千里遼東,是圣人御駕親征收復,自漢以來,已失陷于胡夷之手數百年矣,來之不易,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