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很厲害,可是太子不仁。
君王得仁,一個君王不仁,這是國家的不幸,也是帝國的隱憂。
可是這些,他管不了了,他的身體已經徹底的不行了。
又聞了一口,他終究沒忍住,輕輕的喝了一口。
酒液在嘴中打轉,那種久違的滋味,讓馬周飄飄欲仙。
再睜開眼,馬周又提起了筆,他開始寫信,給遠在鎮南的秦瑯寫信,這封信沒寫朝中發生的這些事情,他只是回憶起兩人相識,一起奮斗的那些日子,最后提了個請求,希望他走后,秦瑯能夠幫忙照顧下他的妻子兒女們。
他知道秦瑯的為人,把妻小家族托付給他們,不會錯的。
馬周的辭呈太子沒準。
但馬周不再上朝,也不再任事,他給太子和皇帝再上辭呈。
兩次不許,那就三次。
第三道辭疏上去后第二天,皇帝帶著太子親至馬周府上慰問。
“臣的消渴癥已經太嚴重了,如今腿腳已經走不了路了,而且精神不濟,做不的事了,請圣人準許致仕。”
李世民嘆了聲氣,“朕的消渴癥也加重了,氣疾風疾并發,這身體也是一日不如一日。”
馬周勸諫,“還請圣人保重身體,但臣斗膽進諫,丹丸并非藥石,更不能治病,莫誤信術士奸邪!”
太子在外侯著,沒有外人在,李世民便也不隱瞞,“朕也不過是死馬當活馬醫,試一試吧,良醫問遍,也沒人可治朕這身癥狀。朕的身體朕知道,也沒幾年了,所以這幾年我都是盡量放手,讓太子監國,讓他能夠早點鍛煉出來吧。”
“張亮·····”
馬周剛提了張亮名字,李世民已經搖了搖頭,“彈劾張亮的那些都是真的。”
“圣人要如何處置張亮?”
李世民嘆了聲氣,“若是朕的身體好,朕也許就能饒他一命,畢竟張亮也是開國功勛,他犯的這些蠢事,也成不了氣候,可朕如今這身體,如何能留張亮這種蠢人?所以,還是讓朕來處置了張亮吧,也免的臟了承乾的手。”
馬周聽了,沒有為張亮求情之意,“其實先前劉洎·····”
“朕知道是怎么回事,劉洎之死確實有些冤,但是,朕還是那句話,朕也沒幾天了,有些事情朕想走之前替承乾做好。”
“張亮還會牽涉到其它人嗎?”
“借這事,該敲打的朕還是會敲打一下的,朕打算把房玄齡免職,讓他退下來,就在家安心頤養天年吧,他跟著朕打天下,也是辛苦了大半輩子,勞苦功高,雖然之前走錯了幾步路,但朕還是希望他能有個善終的。’
“朕會敲打下李績,將他貶去遼東做個刺史,遼東今后不會太平,以李績的本事,到那邊正好可以再立些功勞,到時讓承乾再把他提起來。當然,若是李績因此就有怨言,朕走前會把他一起帶走。”
這些話不應該對臣子說的,可皇帝就是說了。
馬周也就靜靜的聽了,并沒有過于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