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在海外有這種商站據點的,也有意想憑此獲得個世襲頭銜的,可以掏錢。打個比方,秦瑯的金銀島,地盤大資源好,朝廷可以設個羈縻州府,比如以土人所命之名呂宋建個呂宋都督府或呂宋州,授秦瑯或其子一個呂宋都督或刺史。
秦家掏一筆錢,比如說一萬貫,上交給朝廷國庫是皇帝內庫,然后朝廷正式設立這個呂宋羈縻都督府,給秦家這個世襲的官職。
或者掏八千貫,設呂宋州,授呂宋刺史。
總之,不白給,得交筆錢,羈縻區劃等級高,交的錢就多。從都督到刺史再到縣令、鄉長、里正啥的。
李世民不由的笑了,這不斂財嘛。
但馬周覺得這也不丟人。
本來還挺嚴肅認真的,李世民倒是被他弄的輕松了不少。
“魏公的武安都督府世封,是只享有三分之一的封地稅賦。如果朝廷把金銀島授封為秦家領地,則朝廷只享有三分之一的領地稅賦。”
兩種差別巨大,一目了然。
“如果秦瑯不愿意交錢呢?”
馬周笑了笑,“魏公肯定愿意掏這錢的,能用錢換爵銜還是世封,這買賣他肯定不會錯過的。”
雖說掏錢買這爵銜,就意味著海外領地正式納入朝廷管轄,要繳納領地三分之一的稅賦,朝廷還有可能派出稅務官過來監督,但是這意味著得到朝廷正式承認。
不掏這錢,當然不意味著就不用繳稅了,如果不繳稅,朝廷可以給予封禁。畢竟相比起這些海外領地來,各家的大本營可都在中原國內。
朝廷隨便一句話,他們就不敢因小失大。
納資授銜,不算虧本買賣,各取所需。
朝廷真正要注意的只有一點,加強人口管理,盡量避免大量人口流出進入這些海外領地就可以了,其它的都不會是什么真正的威脅。
海外領地上的人口也登記入籍,同樣要上報朝廷戶部,這些人也是大唐的子民,甚至能獲得參加大唐科舉、應募從軍,為官做吏等的資格。
反正在馬周看來,大唐如此強盛,難道還擔心海外的這些小殖民地?
“好,朕便派人去問一問秦瑯,他愿意要個呂宋都督頭銜還是呂宋刺史銜,愿意掏多少錢來換這銜,還有,他把朕的二十萬子民弄到呂宋島去,是不是得給朕一個交待,若是他想把人留下,一個起碼也得給朕五十貫吧?二十余萬,就算一千萬整數算了!”
皇帝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