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那些貴族豪強向海外拓張,也還有不少積極的好處,比如說能獲得更多的土地啊,能夠增加稅賦啊,獲得更多的原材料啊,甚至擴大商品的外銷量,乃至于能征服更多土著,為大唐提供更多的奴隸等等。
當然,弊端也肯定會有一些,但有這么多好處,加強引導,適量監管,那總比視而不見的強。
李世民沒急著表態。
羈縻制度古已有之,能存在這么多年,當然是有很大的道理的,可說到底不外乎是朝廷鞭長莫及,無力控制,所以只要求能夠臣服就好,這種制度千百年下來,好處也確實不小。
當然,若是有實力的時候,朝廷該出手時也還是會出手的,所以羈縻制度也不過是個工具而已。
中原王朝對嶺南、西南地區,向來的政策就是不斷的吞食推進,是一個支持漢人豪強大姓不斷南遷,然后征服土人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豪強與朝廷那當然都是各得其利的。
其實現在勛戚豪強等雖然都參與工商貿易中,也有許多在海外搞些商站啊商屯、開礦等,但規模確實都不大,也就秦瑯的金銀島是個異類,畢竟除了秦瑯,也不會有第二個人,會這么極端的全力去經營這么塊海外之地。
基本上所有的勛戚豪強,也僅僅是把工商貿易當成是個賺錢的營生,家族重點當然還是中原,還是朝堂。
也唯有秦瑯,如今卻總想著什么狡兔三窟,什么海外經營,也只有他有這個實力和決心,能夠調整整個秦家的方向,源源不斷的匯聚資源投入海外。
別人家都是在外面賺錢的,只有秦家是在虧錢往外投的。
雖然太子承乾說如今百萬家下海,十分驚人,但多數都只是去賺錢的,家還在中原。下海賺錢也是寄回家,并沒太大影響。
如秦瑯這種有長遠經營打算的并沒幾個嘛。
但李世民也不得不考慮這個已經出現的問題,既然有了一個秦瑯,肯定也還會有第二個,第三個。
而且現在就算只有一個秦瑯,他已經把自己當初經營武安封地的那些舊家臣,都聯合起來,要在海外經營,公開的口號就是再建一個庶子團,為各家再建一塊產業。
那些人也確實很支持,所以金銀島肯定是能發展起來的。
當然,這個所謂的能發展起來,也有限。畢竟就如西域高昌國,從漢代經營西域屯駐起,到大唐滅掉高昌國,這數百年的時間經營發展,還是背靠中原,處絲路要點,屢屢在中原動蕩之時,接納中原流民,但到滅亡時,經歷了四姓統治,可這個所謂高昌國也不過是個幾萬人的小國,也就是大唐邊州的水平。
而如嶺南的馮氏、冼氏、寧氏,南中的爨氏、田氏、謝氏、趙氏等,各個號稱數百年豪強,動則稱擁兵一二十萬,但是頂多能在邊遠當個土蠻王。
從這方面來考慮,以金銀島遠離中原的位置來說,朝廷確實沒必要太過擔憂。
李世民現在真正要考慮的是,要不要開這個頭。
就算是羈縻都督、刺史,也是朝廷名器,不應當輕易授予的。
馬周提議,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