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家的歷書完全就是小百科全書,一書在手,那里面的信息內容可多了。秦家不僅獨占了大唐中原歷書半邊天,甚至還積極的銷往海外,海東的高句麗百濟新羅耽羅倭國伽倻,南邊的林邑、真臘、驃國,還有什么狼牙修、干佗利、獅子國等。
針對性的推出了雙語版的歷書,讓人家藩屬國的百姓也不再過糊涂日子,就算看不懂大唐的先進漢字也沒關系,上面有你們本國的文字,甚至還引入了阿拉伯數字,一個個小符號簡單明了。
大唐這些年威加宇內,周邊各國紛紛成為藩屬,他們奉大唐正朔,使用大唐的年號和歷法,每年都會得到朝廷賜給的歷書,但自己往往并沒有多少能力抄寫刊印發行多少,而秦家等掌握的印刷技術等,那成本可比人家自己抄書或印書便宜太多了,過去競爭,那就是降維打擊,沒有一個小國的商人經的住。
秦家直接把這些小國的商人全都招安成了自己的當地經銷商,給他們分杯羹,但大頭卻全都納入了自己口袋,甚至借著這些本地人迅速的搶占了當地的市場。
秦家歷書上的各種附加內容,也成了最大的文化輸出。
大唐貞觀皇歷,成為全世界最暢銷的書籍,銷量全球領先,無人可及。
現在大家都習慣早上起來先看看歷書,既看日期也看時節,還要看下吉兇等,家里沒歷書的百姓,也會主動的去問有的人家,不管是婚嫁還是動土蓋房又或是出遠門前,都先問一問吉兇。
哪怕是起個房屋什么的,都要看看歷書選個吉時和貴向。
什么六龍治水、五牛耕田、時值太歲、二十八星宿、十二建星,老百姓最信這套東西,所謂趨吉避兇嘛,人都希望有個好兆頭,以前掌握這種知識的人少之又少,想請個天師道長的那可不容易,而現在,看一眼歷書就行了,這等于買本歷書,家里就請了一尊天師啊。
“今日宜納采、訂婚,忌開業、出行哦。”
秦瑯只是笑笑,讓兒子把撕下的頁歷書給他,目光掃了眼,然后提起一支隨身攜帶的炭筆在背面空白處寫了幾句話。
“你替我去趟石龍島講武堂,把這個交給存恩存賢他們。”
秦俊見這張紙被折起,便沒問內容,“我去拿信封封蠟。”
“用不著,幾句口信而已。”
石龍島便是后世的甲米地,東北距舊金山也不過三十來里,扼舊金山灣入口,他猶如一只翹尾揚爪昂首張口的霸王龍一樣,當地土著取名鉤子,土語甲米地,秦瑯嫌棄他們沒文化,于是改名石龍島。
其實這不完全是個島,有一條細尾連接陸地,相當于是個半島。
那面向舊金山張口的大嘴擁有數丈深水,是個天然的優良港灣,而霸王龍巨大身軀下形成的那片石龍灣,也是風平浪靜,十分優良的漁場。
秦瑯在石龍島上建起了呂宋講武堂,把訓練營升級為講武堂,以石龍島為校區營地,既可專心學習訓練,同時又能起到鎮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