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蔚藍,海水澄澈。
秦俊站著太平號的甲板上,看著這片比交州灣還要漂亮的海灣,來的時間不長,可他卻已經愛上了這里。
太平號上有著數百人同行,這條船是隸屬于秦俊名下的武裝商船,全長二十丈,桅桿高十三丈,擁有三大桅桿和七張風帆的多層甲板大船,船上不僅有拍桿還有小型石砲以及猛火油柜和十二門臼炮。
這是一條標準三千料的船。
料是古代造船的通用計算單位,朝廷海關征稅對船只也是以料為單位來計算。料主要是指船的容積量,以長寬深參數計算。朝廷征船稅就是長若干、寬若干,艙口若干,約計料、力勝。
就是按船的長寬深等計算船的容積,然后再折算出料數以及載重量,力勝就是船載重量。
所以唐人早就有一套比較完整的這種計算公式,基本上來說,每一百料約為一立方丈,一料約換算為零點三三噸排水量。
比如八百料的多漿河船,總長八丈三,闊兩丈,艙深未知,利用這類船型的制作比例,可以利用寬深比二至三,估算出艙深約七尺,三者相乘為八點一三立方丈,取整數約八百料。
排水量就是近三百噸。
太平號是秦家寶船里的重型遠洋武裝商船,標準的三千料船,排水量達到近一千噸,在這個時代,這確實算的上是海洋巨無霸型存在。
雖說長江上有萬石載重的巨型木蘭舟,但那種只是在內河,甚至只能在長江下游跑的船,朝廷造過最大的海船,是天使封艦,是奉命巡使林邑、高句麗、百濟、新羅、倭國諸國的,一般是載著朝廷使者,過去冊封藩國新君繼位時乘坐,有展示國力,宣揚國威之意。
這種封艦長十五丈,寬三丈,深一丈五,甲板上還有數層樓未計入深度,這些船便是標準四千料船,滿載排水量達到一千三百噸。
料換算成排水量,其實是比較簡單的,因為一百料是一立方丈等于三十二點八立方米,故此一料是零點三三立方米,千料就是三百三十噸左右排水量。
一千三百噸排水量有多大?
我兔65型的護衛舵也才一千二百噸而已,那可是后世的戰艦了,最新型的大驅也才萬噸,都已經是世界一流。
在千多年前的這個時代,海上跑的船都比內河的小,深海的往往又比近海的小,都是因為海上風浪大,船大了反而不易抗風浪。
秦家的寶船算是劃時代的先驅。
歷史上麥哲倫成功返回西班牙的維多利亞大蓋倫也才五百噸的排水量,到了大航海時代,英國、西班牙、葡萄牙人等紛紛建立起強大的海軍,艦船才不斷的暴增,兩千噸三千噸甚至五千噸的玩意都不斷的建出來。
但在這個時代,秦家的寶船已經稱霸海上,一騎絕塵了。
別人家海船不敢建的太大,怕風浪,秦家的船卻偏偏能建很大,越大還越能抗風浪,又能提高運輸量,秦家寶船上有著太多先進的技術。
僅一個拼接龍骨技術,就讓造船的成本節約許多。
太平號擁有多層甲板,有著大量的艙位,不僅能載重更多的貨物,而且船員水手們的生活空間也很舒適。更別說,這還是條武裝商船,其擁有的火力可以橫行海上。
根本不懼那些海盜的小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