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宋沒有四季,只有雨季和旱季。
眼下正是雨季,好在這幾天是難得的晴朗天氣,石龍鎮南征軍在黑沙河口登陸后,并沒有遇到什么像樣的抵抗,河口處的土人村子里青壯都早已經離開,往東北集結會盟去了,只留下些婦孺老弱,大船一來,他們驚惶的四散而逃,但沒逃出多遠,就被輕騎攔截,最后全成了俘虜。
數百名巴朗蓋俘虜被押回河口營地,加入了建筑要塞的隊伍之中。
經過一番商議過后,存恩與存賢向秦俊建議,由秦俊繼續坐鎮黑沙營地,負責繼續修建黑沙要塞,統左虞侯軍。
存恩與存賢則將右虞侯軍一分為二,向黑沙河上游左右進發。
他們計劃去掃蕩土人村落,并擇地建立起上游據點。
最后一番商議,實際又分成了三支人馬北上,一路是水路,水兵乘戰艦沿河而上,負責居中策應并掃蕩沿河兩岸。
存恩與存賢則一左一右出發。
秦存恩領左營,其部有弓手三隊一百五,弩手三隊一百五,馬軍五隊二百五,突擊長矛重步兵四隊二百,預備重步兵四隊二百。一共是十九隊戰兵,共九百五十人。
又帶有二百名輜重輔助兵。
他們趕著五十輛牛車,有五百頭牛,還有數百匹馬,騎兵都有兩匹馬。
存恩的左路離黑沙河約二十里左右行軍,他非常謹慎,每天行軍都會派出輕騎偵察,摸清楚周邊二十里之內的敵情,察看四周的情況和地形,尋找合適的宿營地點等。
他們這次出來,不僅是為掃蕩土人村落,也是要選擇合適的地方建立起據點,并要展開軍屯等,所以這次帶了這么多牛和車,牛不僅可以做為后勤輜重運輸,也可以到時耕種。
他們的行軍速度并不算快,黑沙平原雖說是個平坦的平原,但路卻并不通暢,存恩帶著的近一千二百人緩緩前進,每天晚上宿營時,更是嚴陣以待,不怕辛苦的讓士兵們布下牛車陣。
用牛車首尾相連組成一個大圈,然后牛車之間,安排士兵守衛。
他要求在日落前就要完成營地的布置,并不怕辛苦的要求士兵們進行半個時辰的防御演練。
他這九百五十戰兵中,有來自于石龍島講武堂的四百名學兵,存恩很注重對他們的訓練,在他看來,這次出兵,除了要趁土人青壯往北邊集結抄他們老巢外,更主要的還是要實戰訓練這些學兵。
秦瑯對講武堂的學兵十分重視,傾注了許多心血,但秦瑯也從沒有說把他們捧在手心的意思,秦瑯不止一次在講武堂訓話時說過,真正的精銳將士,不是在營地里訓練出來的,而是實戰打出來的。
行軍第十天。
前方偵察的騎兵發現了土人集結的人馬,趕回報告。
“我們已經連續好幾天都沒有遇到土人了,經過的村社全是空蕩蕩的,我還以為他們是畏懼我們,全都棄村而逃了。現在看來,這些人并不甘心,這是準備聯合起來跟我們一戰了。”
存恩接到報告后,立馬觀看地圖,在偵察騎兵們臨時匯制的簡易地圖上看了一陣后,他最后選擇在一條無名河畔扎營。
“何不直接殺過去?”
據騎兵報告,土人大約集結了幾千人之多,但多數是老弱婦孺們,青壯較少,純粹就是一支烏合之眾。
但存恩拒絕直接殺過去。
“我們也趕了一條路了,先選個地方扎營立陣。”
擁有九百五十名戰兵加上二百名輔兵的存恩,實力絕對遠超幾千烏合之眾的土人,不過他沒急著進攻。
贏是必然的,重要的是如何贏,且保證以最少的傷亡取得最大的戰果。他手下每一個騎士,每一個學兵,那都是十分寶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