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一貫錢里用的銅,就是隋五銖錢的總重量了,當然得叫超級好錢。
而唐朝武德朝時鑄一貫開元通寶,不論工費,僅料錢是七百五十錢,實際上一斤銅料價格是一百六十文左右。
但是,如果拿銅制銅器,一斤起碼值六百余,所以之前朝廷為了保證鑄錢的銅料,對銅是百般限制。
倭國一斤銅出口價才一百一十二,這比唐國內銅價還便宜了每斤四十八文,甚至實際市場價國內還更高。
不過相比起絲綢啊、瓷器、茶糖等的利潤,還是相差很大的,不過因為去倭國的商船返航時也沒有什么太好的商貨可帶,于是也只能帶銅銀等。
“近來水師在海上巡邏的厲害。”
大唐對銅十分稀缺,所以倭銅還是很受歡迎的,可因為銅這玩意的稀缺性,尤其是國內朝廷刻意的限制了銅料的市場價格,固定在了一斤一百六上面,偏偏如果鑄器卻能有數倍之利。
所以現在許多海商從倭國弄來銅后,都不愿意把銅運回國內,因為在大唐銅料屬于受限制的商貨,朝廷規定,銅料進口,只能賣給朝廷官倉。
價格就是一百六一斤,還得看下成色。
于是現在海商們也開始精起來,他們把銅運到林邑等其它海外地方,生產鑄造銅器再賣出去。
“要不咱們也鑄些銅器?”秦祿問。“海東諸國以及南洋諸國,對銅器需求還是蠻大的,甚至泰西諸國胡商也都愿意采購,價格不錯。鑄銅器是鑄幣利潤數倍。”
可秦瑯上船一邊查看著這些剛從倭國運來的紫銅料,一邊卻只是搖頭。
“大唐缺銅,也缺錢,如今我們弄來了銅料,首當鑄錢。況且,朝廷已經準許了我們呂宋鑄幣廠鑄錢,可卻沒準許我們私鑄銅器啊?只有朝廷的銅器坊才可以有權生產一些三斤以下的銅鏡等生活有關的銅器物,其它人可沒這資格。”
“違反朝廷銅禁制度,后果可是非常嚴重的。”
“我們也不一定要在呂宋制銅器,可以到林邑去,那總不違反律法。”
秦瑯笑笑,“那你首先能逃過水師船的檢查,一旦被查到把銅運去林邑,罪同走私違禁銅料。”
秦祿有些不太甘心,好大的利潤呢。
秦瑯卻并沒太在意,賺錢的買賣多的是,鑄幣的利潤能保持在百分之十以上,何況采礦和冶煉這塊還有很大利潤呢,再一個,秦家把日本銅運回來鑄成開元通寶再運回倭國流通,這是倭國急需的,這里面還有很大的操作空間,會有額外的影響力。
“趕緊把這些銅料都卸下船,先送去提煉,分離出銀、銅,然后再運去鑄幣廠鑄幣,早點趕出來,運回倭國去。”
“我還是挺期望看到倭國上下,都使用我大唐開元通寶的。”秦瑯笑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