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都護府內擇一要地,設一軍鎮,駐軍移民,長遠考慮,意義深遠。
就比如昭武,大唐讓西突厥各部撤出昭武諸國地界后,自己馬上派出五千士兵進駐,占據了最肥沃,也最易守難攻的大宛盆地,還對駐守這里的兵將們實行了授封地策略,這就使的如今的昭武諸國,對大唐態度可是十分恭敬的。
畢竟如果唐軍不來,那昭武諸國的恭順可能就得打折扣。
也恰因大唐的騎兵已經出現在了兩河,所以如今一路逃亡到了安國對面木鹿城的波斯皇帝,也一遍遍的請求大唐救助。
甚至在數次求援無果后,如今的波斯皇帝和那些逃亡的貴族大臣們,已經再無選擇,竟然向大唐上表,愿意稱臣。
他們只求大唐能夠庇護。
木鹿,人稱小安息,漢班超平定西域時,蒙奇國等皆來歸附,當時的蒙奇國便都木鹿,此地在后世的馬雷,距離大唐在安國設立的安息州,也就隔著一條阿姆河,距離二百余里。
木鹿處于沙漠之中,北面是阿姆河,南面是戈壁高原。
對于波斯皇帝的這個稱臣請援,朝廷這邊考慮了一番后,做出了回應。
朝廷接受了俟嗣俟三世的請求,下旨授封他為波斯都護府都護,左武衛大將軍,安化郡王,波斯國王,上柱國等。
皇帝還派了使者前去冊封,并帶去了大唐賜予的旗幟鼓纛。
波斯僅剩下的呼羅珊高原部份領土,都將豎起大唐波斯都護府的旗幟,若是大食人敢越界侵犯,那就是侵犯大唐。
大食的迅速崛起,已經威脅到了大唐剛建立起的西域格局,所以此時接納波斯皇帝的內附請求,并不是主動要與大食敵對,而是形勢就是如此。
大唐若是任由大食吞并波斯殘土,那么他們下一步肯定是繼續東進,到時吐火羅、昭武這些大唐的羈縻附庸,也會被危及。
而這是大唐絕不能容許的,西域對于大唐來說十分重要,這不僅僅是關乎于絲綢之路的貿易,也還包含的是大唐能不能把這片地區控制住,不讓有新的勢力崛起,并進一步威脅到中原大唐。
此時設波斯都護府,利用波斯皇帝的這面旗幟,組織起波斯貴族軍民等抵抗大食的東進,不說助波斯復國,但起碼在西域外,再保留一塊緩沖區。
如果大食能夠看清形勢,大唐當然也愿意跟他們保持友好,大家可以繼續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