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從大唐禁止生絲出口后,大唐只準對外銷售絲織品,這就嚴重的打擊了波斯和羅馬的絲織加工業,沒有了龐大的原料生絲供應,僅憑他們本土的生絲,其絲織業遭受嚴重打擊,大量的絲織商人破產,無數絲織工人也跟著失業。
絲織加工帶來的穩定稅收和貿易利潤的損失,也讓兩國的財政都雪上加霜,進一步使的他們加速崩潰。
其中以往借著地利,而占據了東西貿易大量份額和利益的波斯,也因此大受打擊,進一步衰弱。
而阿拉伯半島上的游牧部族,更是通過打擊攔截紅海海上商路,迫使商人們改走半島陸路,使的麥加、麥地利等綠洲城市興盛起來,通過掌握通過地中海貿易路線的阿拉伯人,不僅搶走了波斯帝國的大量貿易之利,也因此迅速的壯大起來,并最終北上,殺的波斯帝國落花流水,滅亡在即。
都說南美洲叢林里的一只蝴蝶扇動一下翅膀,太平洋上可能就會形成一個風暴。
這樣的事情確實存在。
就如后世大航海時代,西班牙在美洲銀礦開采的枯竭,使的輸入大明的白銀減少,就導致了大明朝財政的崩潰,最終在關外女真人的進攻下記國了。
倭國除非閉著鎖國,否則只要開放貿易,那么大唐的精美卻又相對國內更便宜的絲織品,就能立即摧毀他們國內那落后的絲織業。
倭國根本沒有半點抵抗力。
如今秦瑯打算在唐津建立織造廠,向倭國的蠶農收購蠶繭,然后調來熟練的產業工人,指導倭國招募的本地工人,用倭繭繅絲、絲織、印染等,在這個過程中,既能保障倭國的桑蠶產業的存續,同時還能向他們傳授先進的絲織技術。
當然,想輕松的得到先進的絲織技術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秦瑯招倭人來絲織印染,也只是會從最簡單的崗位做起,那些關鍵的核心技術,不會輕易授給他們。
但是對倭國來說,畢竟首先能保證種桑養蠶產業,否則在大唐絲織品的打擊下,他們的整個產業都會被摧毀,沒有了絲織業,到時桑蠶也維持不了。
一環套一環,步步算計。
倭人就算能明白這其中的東西,又能如何?
除非他們真的閉關鎖國,禁止一切外船前來,禁止一切外貨入倭,但這是不可能的,如今的倭國全面改新,處處學習大唐,而其中的海貿又與上到王室、貴族,下到地方豪強、商人們利益相關,誰愿意放棄這一切呢?
而秦瑯要建自由港要弄租界,帶來的并不僅僅是絲織業,還會有冶煉、造紙、印書等諸多產業。
秦瑯看中的是倭國和新羅等在內的海東諸國的巨大市場,以及龐大的原材料供應。
呂宋要想興盛,必須要走工商貿易之路的,農業只是維持自己供給所需就夠了。
西連大陸武安府太平港,北建倭國唐津自由港,南接林邑浦獅子城,面對中原大唐,南北聯通諸藩,呂宋才能興盛下去。
“朝廷要對高句麗和百濟用兵,應當不會影響到大郎此次倭國之行吧?”
“等俊兒的好消息吧,我相信倭國會是個好學生的。”秦瑯一臉自信的道。
大唐要東征,秦瑯認為這只會越會利好秦俊的談判,畢竟這種局勢變化,只能證明大唐對海國地區影響的進一步加強,若是大唐成功滅掉高句麗和百濟,那對于倭國來說,真的只是一步之遙了。
到時,大唐對倭的影響力就會更強。
秦瑯所提議的唐津租界自由港,對于倭國來說,其實好處還是比較明顯的。畢竟秦瑯的這個提議,有許多合作意愿。
更別說,附帶的優惠條件也不少。
如果租界自由港建成,秦瑯到時還會在那里與倭國合伙建立鑄幣廠,鑄造的錢幣,將會優先用于與倭貿易結算中,對于如今極度錢荒,卻又還沒有什么鑄幣能力的倭國來說,這些錢是他們最急需的,他們無法再忍受處處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