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承乾當上了皇帝未必會對秦瑯好,但若是換成任何一個其它人當上皇帝,估計更不會對秦家好,因為天下皆知秦瑯那是鐵打的太子黨,還是領袖。誰當了皇帝,肯重用秦家?
再者,此時換儲,并不是好選擇,極容易引發大唐的內亂,貞觀二十一年好不容易才發展出今日之局面,這些不僅僅是李世民一人的心血,也是秦瑯等人的滿腔熱血。
何況中原若安穩,海外呂宋才能安心發展,中原若動蕩起來,呂宋也未必能安穩的了。
承乾不是好的選擇,只是現在相比之下不是更壞的選擇而已。
因此他絲毫沒有打算趁機給承乾說教什么,承乾馬上三十歲了,這個年紀,誰又還聽的進別人的說教?
今天說的越多,他日承乾只怕越要記仇了。
“殿下莫慌,臣以為圣人既然調走了羽林郎,又不再限制太子,再加上今日圣人的政事堂相公調整白麻詔令來看,殿下的儲位并沒有因此動搖。圣人雖然憤怒,可眼下圣人龍體不容有其它大動作了,當然,殿下該做的事還是得做。”
“請老師教我,我該做什么?”承乾連孤都不自稱了。
秦瑯在心里轉了一圈,李世民明明可以不捅破這事情,卻還是先跟自己說了,又透露給太子,這是把事情搞復雜化了,目的為何?
估計也是想嚇一嚇承乾,畢竟換儲是不可能換的,現在也只能用承乾才能保證江山平穩過渡,但承乾的膽大妄為不敲打也是不行的。
現在皇帝還在,等皇帝一死,誰還能約束的了承乾?
李世民也只能在臨死之前,再敲打一下承乾了。
正常情況下,也只是敲打敲打而已,不會再有什么大的變化,除非承乾犯傻,做出更大的傻事來,比如驚懼之下直接來個宮變造反什么的,或者死不認錯等等。
所以李世民需要的也只是承乾去認個錯。
對癥下藥。
秦瑯給承乾提了幾個建議,去向皇帝好好真誠的認個錯,最好是能夠態度誠懇真心實意。
“有一件事情殿下當要注意,萬一圣人問到武氏的處置,殿下知道要如何回答嗎?”
承乾咬了咬牙,“我請求圣人賜死武氏。”
“錯,大錯特錯,此時殿下請求賜死武氏,并不能改變做錯的事情,反而顯得殿下刻薄寡恩無情無義,所以如果圣人不問及武氏還好,若是問及武氏可千萬不要說這種話。”
“那我該怎么說?”
秦瑯想起當初李世民本想把儲位給李泰,問李泰將來若當了皇帝怎么處置承乾,結果李泰居然說自己若當了皇帝,死前會殺掉自己的兒孫而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弟弟李治。
這樣的蠢話不僅沒為他贏得太子之位,反而讓他徹底與太子之位無緣了。
這種泯滅人性,不合常理的話,只會讓皇帝覺得李泰是個虛偽的人,這樣的人又還有什么可信呢。
“不管怎么說,殿下和武氏私通是實,不管到哪一步。可反過來說,這雖然是非常失禮的行為,但也只是名節有虧,如果殿下能夠為武氏爭取個活路,不管是打入冷宮還是出宮入寺為尼,這都會讓圣人認為殿下與武氏這事,起碼是因情而起,就算最后也是有情有義。”
這是加分行為,而提出殺掉武氏,只會讓李世民覺得承乾無情無義,減分。
這個關頭,還是要盡量順著李世民,讓他消氣,而不是再惹怒李世民讓他不滿,畢竟理論上李世民不會這個時候再易儲,但也只是理論上而已。
總得盡量小心,避免這個可能。
“去吧!”
秦瑯起身送客!